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川崎病
川崎病对儿童的危害及发病机制等!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结综合征,好发于2-4岁孩子,以男孩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在我国以7-9月发病较多,因此,夏秋之交,家长应特别警惕婴幼儿发生川崎病。
时间:2011-4-12 16:08
小儿常患病症——川崎病的并发症!
    由于心血管的病变,既是本病自身的症状,又是可致死亡的并发症,在此节中将详述其经过情况,以期早期发现,及时适当治疗。
时间:2010-7-15 16:19
罕见川崎病逐年增加 成儿童常见病
“川崎脖这个原本罕见的病症,如今发病人数在飞速增长。20年前,武汉市儿童医院几年才接诊一例川崎病患儿,而最近几年,该院每年都能接诊四五百例。2岁男孩豆子的冠状动脉扩张到10毫米,是正常孩子的4倍,心脏冠脉损害严重,若有剧烈的情绪起伏,随时可能猝死,如同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这就是川崎病留下的典型后遗症。&#……
时间:2010-5-27 10:43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护理综述
1体温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热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患儿体温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体温达38℃~40℃,入院后测体温4次/d,直到体温正常后改为20次/d。由于本病反复高热不退,患儿家属易急噪、焦虑、情绪不稳定,应耐心劝说解释。出现高热时不应自己给患儿服退热药,应向医生报告。我院主张体温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寓冰袋降温、多饮温开水,如体温不降,持续升高达38.5……
时间:2010-4-8 16:01
小儿川崎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病因尚未明确,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本病病原,亦未得到证……
时间:2010-3-30 15:32
川崎病临床上治疗措施有哪些
川崎病临床上治疗措施有哪些急性期治疗1.丙种球蛋白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2.阿司匹林早期口……
时间:2009-10-22 15:21
川崎病病情变化及护理是怎样?
川崎病病情变化及护理是怎样?1体温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热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患儿体温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体温达38℃~40℃,入院后测体温4次/d,直到体温正常后改为20次/d。由于本病反复高热不退,患儿家属易急噪、焦虑、情绪不稳定,应耐心劝说解释。出现高热时不应自己给患儿服退热药,应向医生报告。我院主张体温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原…
时间:2009-10-22 15:15
清楚川崎病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清楚川崎病临床表现有哪些呢主要症状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还有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
时间:2009-10-22 15:14
川崎病的概述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诊断要件包括:(一)持续高烧(39-40°C)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二)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时可能在手脚掌或指尖及肛门周围产生脱皮现象。(三)多形性红斑,全身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斑疹。(四)两侧性结膜炎,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无分泌物。(五)口腔黏膜变……
时间:2006-2-23 15:42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观察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1990~1997年57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常规组)27例。两组对比: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热程明显短于常规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果表明: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
时间:2006-2-23 15:42
川崎病对儿童的危害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结综合征,好发于2-4岁孩子,以男孩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在我国以7-9月发病较多,因此,夏秋之交,家长应特别警惕婴幼儿发生川崎玻患儿一般在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
时间:2006-2-23 15:41
小儿发烧需防川崎病
小孩发烧,家长不可以放松警惕,以为只是一般的感冒,自己随便给孩子吃些药就会好了。据儿科医生透露,每10万个5岁以下的儿童当中,就有上百个儿童患有一种称为川崎病的疾玻小孩在患病初期就有如一般的发烧样,但是病重时,它会影响心脏功能的运作,甚至导致死亡。在发达国家里川崎病已成为导致儿童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川崎病可以分为急性期,次急性期和康复期三个阶段……
时间:2006-2-23 15:40
“婴幼儿川崎病”越来越多
初春乍暖还寒,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日渐增多,其中不乏在使用抗生素、退烧药之后,高热仍持续不退,同时伴有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儿。家长疑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其实,这可能不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而是近年来在本市越来越多的一种新勃——川崎玻不少成人科医生对川崎病闻所未闻,但据市儿童、儿科医院等儿科专家透露,每10万个4岁以下的儿童当中,就有上……
时间:2006-2-23 15:37
恋童疾病——川崎病
川崎病是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近年发病增多,1990年北京儿童医院风湿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风湿热27例;外省市11所医院相同的资料中,川崎病为风湿的2倍。显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暂编入结缔组织疾病篇内。陕西地区为此病的高发区,就此病笔者采访了省医院、交大二院……
时间:2006-2-23 15:36
川崎病是重要的鉴别诊断
猩红热必须与其它会出疹子的疾病做鉴别诊断,包括麻疹、药物过敏与川崎病等。其中川崎病是最容易发生误诊的疾病,因为猩红热大部分的临床特征,在川崎病都可能出现。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其诊断必须先排除包括猩红热在内的已知疾病,并且符合下述七项中至少五项诊断条件:(一)超过五天以上的发烧;(二)双眼非化脓性结膜炎;(三)嘴唇……
时间:2006-2-23 15:35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