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医药大家谈] 【第163期】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复制链接]
忆_伊人 发表于 2015-8-5 0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最近,一组医患鞠躬照在网上热传,并引起热议。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北大医院,患者李先生来到医学影像科护士孙艳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护士,您好!我有两个问题要问您……”孙艳鞠躬回礼,并认真回答了李先生的问题。李先生很满意,又鞠一躬,欣然而去。

    此情此景着实令人感动,医患之间彬彬有礼,和谐相处。那一低头的温柔化解了无数可能潜在的风险和纠纷,大有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之意。此情此景亦让人想起另一幅照片,100多年前在浙医二院前身广济医院,西装革履的苏格兰医生梅藤更,与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国小患者相遇,一老一小,互相鞠躬。就在这一低头弯腰之间,医患间的温情与尊重于无声中流露出来。如果这份温情与尊重一直存在,医患间的关系定然不会恶化至如今这般天地。当然,对于这份温情与尊重的表达方式,笔者认为绝不能仅局限在那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再所难免。熙熙攘攘的求医大军形形色色,良莠不齐。有的知书达理,有的蛮横无理;有的宽容大度,有的刁钻挑剔;有的心怀感激,有的充满敌意。不同的人在求医时自然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相互鞠躬者必然不多见,如若不然,李先生的行为也不会被热传热议。芸芸众生,以笔者般俗人为主,求医时最多能做到也就是笑脸尽陪,其他种种表情可悲可喜,可怒可乐,任谁也无法挑选,不可避免。

    然而,医者治病,如同佛陀度人,绝不应有所区别。无论遇见什么样的患者,都应心怀慈悲,一视同仁。不求有所回报,但求无愧于心。医生所能做的,就是善待每一位患者。长期承受疾病的折磨,无论多么心胸宽广之人,都会变得敏感而脆弱,甚至于焦虑暴躁,一触即怒。有的患者平时温文尔雅,生病时却脾气怪异、出言不逊,这都是疾病惹的祸。有时医生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可能激怒患者,引发一场意外冲突。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厌恶型刺激”。作为医生,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很容易归咎于患者“素质低”,认为遇到了“不可理喻”之人,如果医生能够体谅患者的疾苦,就可以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纠纷。

    站在患者的角度,笔者也体谅医生的繁忙与不易,一天之中面对多位各种情况的病人,口干舌燥之后或许也没能让病人满意。但笔者依然抱这样一种态度——医学是一门温暖人心的科学,一位好医生,不应只是“人体修复师”,更应是“心灵按摩师”。纵然他没有鞠躬致敬、笑脸相迎,请包涵他忍受病痛的不易吧!你多一份耐心,给予他的可能就是对生命之火延续的渴望。就算那一低头的温柔与他来说仅是个酸楚的微笑又如何呢?最是的不仅那一低头的温柔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任何网站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