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专业投稿] 杏林随笔【我与中医药主题征文选登】

[复制链接]
蝴蝶飞飞 发表于 2014-9-20 11: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姓名:王剑鹏
7 }. u4 R" k: y作者单位:廊坊市中医医院& l% a9 S2 \% v7 P$ ~

/ L5 T& l3 S, k5 V    余结缘中医始于幼年。时逢冬月,地冻天寒,不慎冻伤左耳。起初耳廓及耳门、听宫附近红肿、瘙痒,涂抹冻疮膏后耳廓恢复如常,然耳门处肌肤并无改善,且搔抓后破溃成脓,时轻时重,经春夏而不愈。曾服用多种抗生素及外涂消炎药膏罔效。多家医院认定感染已成窦道,需手术方有望根除。家父一则担心手术损伤太过,二则不能承受高额费用,乃决定放弃西医疗法,访中医一试。距吾乡八十里之粉营村有一孙姓祖传中医,据称善治疮疡,遂登门求治。孙老中医六旬开外,慈眉善目,平易近人,舌脉诊毕,乃以药棉将疮口脓液挤出,尔后以“药捻”(类似于炮仗的引线)蘸淡黄色药末纳入疮洞之内,外面以黑膏药覆盖固定,约四、五天换药一次,月余而痊愈,未再复发。时方年幼,不晓中医药是为何物,因感叹其疗效神奇,乃萌发探求之夙愿。遂搜集中医偏方、验方,以求他日救人于水火。然随学业日渐繁重,集方习医之务乃束之高阁,每每思之而深感遗憾,直至报考大学乃重圆研习中医之梦。" X. S7 u' i7 M; o5 i3 w

1 M, `# g) y9 p9 H    自从医以来,博览群书,勤求古训,学而不辍,师古不泥,殚精竭虑,勇于创新。无论诊病审疾,教学查房,皆尽心竭力,从未敢敷衍塞责;对待患者一视同仁,非亲胜亲;非典来临,常人避之若虎,吾则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虽知朝不保夕,亦未顾惜身命;医疗援疆,泽惠一方,虽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却也不辱使命,载誉而归;行医即为奉献,故作《行医铭》以自勉:方不在奇,有效则名;药不在贵,对证则灵。平和之剂,挽厦将倾。岐黄有仁术,德高照汗青。悬壶为济世,勿为名利争。秉烛习本草,阅内经,无权势之扰心,无物欲之劳形,朝迎晨风去,晚归伴寒星,医者曰:救人则无悔!
1 Y6 Q. o* }) n5 W, k
" w0 j, G! X- A9 r% Q) h    中医宝库,内容宏富,登堂入室方知海阔渊深。虽临症无数,小有所得,仍感冰山一角。有些许心悟奉之于同道,以交流共勉。  R7 r5 R) x% ^) Q# I" ^
  [6 }) ^& `6 }8 {
    人之为病,错综复杂,变化万千,不拘一格。时下医学分科日渐精细,可谓喜忧参半。若临床医生自行其是,固步自封,长此以往,所能诊治之病种则寥若晨星,屈指可数,倘遇复杂疾病,难免管中窥豹,仅见一斑,漏诊误诊,不足奇也。若博学多才,一专多能,或许可免一叶障山。然所知为有涯,病患为无涯,以有涯应无涯,其劣势昭昭也。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看千般疢难,虽表现各异,然变化有宗。通歧黄之理,即可执简驭繁,举一反三。如中医之辨病辨证,无外脏腑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经八纲,通晓此理,则病位、病性、病机明矣。理明法出,方随法定,若药证相符,或许不知病为何名,不知何种病毒,不知何种细菌,不知何种细胞癌变,已药到病除矣。(其间诸多不知,貌似糊涂,实为还原论使然。还原论并非万法之宗,其局限性昭然若揭,故无需讨论。)
$ s2 x! M) w2 W
- M5 t& m( A* |, N    用药如用兵,非出奇无以制胜。 《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如环无端”。“正”乃正面作战,“奇”指奇兵制胜。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变化无穷,岂能以一方而愈万病。活用“奇正相生”之法,准确把握病机,遣方用药,既能中规中矩,又能出奇制胜,方可效如桴鼓。如髓劳(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虚损为主,补虚当为治疗大法,然久虚多瘀,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往往可获奇效,在此补虚为“正”,化瘀为“奇”,二者相合,相得益彰;再如髓毒(白血病)之治疗,中医西医即可扮演着不同角色,诱导缓解化疗阶段,西医为“正”,中医为“奇”,以中药提高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之敏感性,同时中药亦可减轻化疗药物之不良反应;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中医为“正”,扶助正气,调整脏腑阴阳平衡;同时也可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西药为“奇”,出奇而制胜。- s. A: E7 _; e" Q; _' ^

+ h# }. C7 L* U7 a; j    医者易也,易乃变化之义也。时空、环境、气候、药材均已改变,以千年之前古方治疗今世之病,未必可行;以千年以前之理论指导当世之医疗也未必可靠,宜则其精要而从之。如《内经•五常正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化疗药物均为有毒之品,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以《内经》之学说治疗白血病去其七八足矣,然以实践结果反观之,十去七八恐非良策。前人之述谬否?非也。此段经文并非侧重治疗之量化,而是侧重“过之伤正”。顾护正气,以正气驱逐残存之病邪方为治疗之大法。过度化疗正气耗伤,趋利避害乃细胞之共性,残存白血病细胞或许背水一战,乘虚反攻,使既往疗效功亏一溃。故此白血病化疗缓解后遵从经旨,调补脏腑,使阴平阳秘,正气充沛,残存白血病细胞不足以兴风作浪则疾患有望痊愈。0 s  p" L/ A2 S. s) r7 G
3 I7 t* Z; m5 b- }4 y" D, v
    抱残守缺并非传承之法,异想天开难成创新之路;师古不泥必以师古为先,博古通今有望普救含灵;中药西用实乃中医之末路,西药中用或许别有洞天;理化检查并非西药专利,现代科技亦可服务于中医。
3 ?- l, X/ c5 l1 `6 P  c
/ W+ E; u4 u6 V. `9 m4 o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m  l8 T, R1 t0 F# J: g$ a1 [) s' Y( n2 j: l: @4 V3 Q' H

4 c( R5 \( h. h5 r& _; x2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