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专业投稿] 浅谈中医药养生【我与中医药主题征文选登】

[复制链接]
蝴蝶飞飞 发表于 2014-9-28 17: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姓名:刘 云3 @; g. p: Y0 G, u8 t% B
作者单位:黄骅市中医医院. V  ]1 M8 L" U5 M

+ J) {: l' B; d8 }8 Q3 n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中医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现代人更是逐渐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与“治未病”相结合,相辅相成。
9 k  ~: n* ^7 i4 O3 N* }3 @, R- S* U4 c0 t0 y0 C5 R7 O- R% l
    一、遵循自然规律: Q; t1 |6 E' K9 e
& M2 g+ q: Q( o* q& g. _% x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顺应自然规律,比如春天要有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 Y/ G, s9 k  O7 C9 F# }( r
$ @9 V- M5 O: Q4 X: P% {. ?. k" a    二、饮食养生及特色$ ?  V6 Y" u6 F5 J2 U/ R/ ^" y

" d# j- E7 R/ g    在5000年社会历史变革的长河中,逐渐形成食养的风格,特点概括如下:
* O! D# F& B5 a/ S( c
7 X* ~. V* |. L  ]    1、后天之本,及早食养:脾胃乃后天之本,故倡导养生特别是食养至迟也须从青、中年开始,经过饮食调理以保养脾胃实为养生延年之大法。如味甘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故劝人尽量少吃生冷、燥热、重滑、厚腻饮食,庶不致损伤脾胃。如能长期做到顾护中气,即脾胃生发功能,恰当地给予食养,则多可祛病长寿。
( m8 T9 m9 X6 @7 n( x% b# E+ l
  A4 l- j7 p- o    2、食养关键,饮食有节:节制饮食的关键在于“简、少、俭、谨、忌”。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进食量不宜过饱,每餐进肉食不宜多,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宜做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并慎戒夜饮等。此外,过多偏食、杂食也不相宜。
0 H& T; y; ]$ I' y  q% T" E
( V' E4 e0 X8 d( ]1 X) L8 t7 I5 C    3、先食疗后药饵:食疗在却病治疾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尤对老年人,因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故先以饮食调治更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因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病或身体虚弱,一难坚持长期服药,二有的不太习惯,三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先食疗而后必要时用药较为妥当。
, s) r+ f8 ]8 e  e; d! j9 _: U) W  s% P8 L
    4、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食宜细嚼缓咽,忌虎咽狼吞;宜善选食和节制饮食,对腐败、腻油、荤腥、粘硬难消、香燥炙炒、浓醇厚味饮食更宜少进;淡食最宜人,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坚硬或筋韧、半熟之肉品难消化,食宜熟软,老人更直。6 b& a: w4 U8 T3 R; ^- i' ^
) m  l( ?) W2 ]* B' W" E
    5、药饵应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而驱虫药(如乌梅)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安神类中药应睡前服用。但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较重、急者,可根据医师指示,每隔4小时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x( `4 E) h" u; z  t9 t& u3 h/ t( ^

) n1 K8 e3 g0 u! i    6、食物养生顺口溜: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
# U+ G1 l" I0 y8 _# @% K* ?! R
  y9 I( i* x; ]    三、房中养生
! l3 l* M  @$ T0 D' ~. ~1 Q1 O0 P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道不可废者。成年之男女,若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这就是纵欲。《黄庭经》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汉代枚乘《七发》云「明眸皓齿,命曰伐性之斧,如戏猛兽之爪牙」。吕纯阳诗云:「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代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这些决非耸人听闻之语,而应永为警戒的。
+ \" e, B) K* p7 f3 T
, s% k$ h5 s% G3 O0 K    四、气功养生+ A& |4 C8 X6 Z$ N& s

7 O/ w0 ]/ X( c: o    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不同,口型轻微变化,吐气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3 m, @, D# d, u# w: }" o/ m* p$ u1 f' ~% {3 X+ K% ]
    总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治已病”“防未病”越来越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中医药的养生保健功效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新的功能不断地得到研究和发现,相信中医药将会对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多的贡献。6 r6 o% y! v' c1 D9 B

3 c6 ~. ^. l/ A+ ~- K, \! K; B! l  x7 x8 f
9 K, i+ W, K. d" O1 u6 r' `1 G
+ [4 y2 ?' ^!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