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蝴蝶飞飞 于 2014-9-29 16:59 编辑 ' C, o( ~) [: L8 a- d
! H: W' S7 q! G9 e' G作者姓名:杨洋
( |- Y' x& H; b: m( W8 X4 L, c9 K7 v1 q! l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追求健康长寿,千方百计去寻觅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食物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以强化机体功能。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物质生活仅仅局限于衣食温饱。因此,进补的目的往往被局限于治疗“虚证”。" M3 c$ G2 c O: P
; ^: C, o3 z& ?4 k# d' _3 y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调补的范围和目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试看周围,健康壮硕的青年也热衷于冬令进补,青春勃发的少女到处寻找美容补方,朝气蓬勃的学生考试前夕每多服用健脑补品,甚至牙牙学语的婴儿也成天补钙壮骨……过去人们生活贫困,能吃上鱼肉算是最好的饮食,而眼下,野菜素食、天然食品成了热门的健康补养食品。由此看来,现代人的调补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补虚”的范围。然而,中医传统的调补理论和方法依然是重要的、可信的。
8 [* j+ G& N% K S: D0 \1 N" E/ r3 T/ U
(l)虚者补之,偏者调之凡需调补者,必有其需或调或补之处,也即中医学所说的“虚者补之,偏者调之”,其最终目的是《黄帝内经》所言“以平为期”。
2 F8 v+ W0 b0 {2 ]. M1 ~% |
. I0 }" W5 Q4 ~/ ~) ? ^ “精气夺则虚”。虚者补之,就其大体而言,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的不同。而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落实到脏腑经络,又有更为具体、明确的辨析。如气虚,有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等的不同;血虚,有心血虚、肝血虚、冲任血虚等的区别。阴虚、阳虚也是如此。可见,虚者补之之中,大有文章可做。
- ]" |/ X1 A l/ f/ A4 y7 V5 {& N; u% \" R- N( u9 x4 f
阴阳盛衰谓之偏,偏者调之,即所谓“不足者益之,有余者损之”。临床上功能减退固然是病,功能亢进也是病。如胃纳欠佳,消化不良,多为脾胃功能低下,需要治以健脾和胃助化;而消谷善饥,多饮多食,多为胃热亢盛,也需施以清化胃热之法。
3 h: B( {! L; Z; i. H% w
) R+ K/ ~" u, O9 b (2)辨证调补,辨体调补所谓辨证调补,是指在调补养生过程中,坚持“辨证”的原则。中医学的“证”,是对疾病发展至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这一病理概括,一般都能反映致病病因、病变部位、病证性质以及邪正盛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因此,辨证调补,一般是针对有病之人而言的。/ {# Y. T# w( W/ }+ w: H- b
. B0 i( O1 B) x" J& u1 V; m.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