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专业投稿] 中医走向世界如何把握核心【我与中医药主题征文选登】

[复制链接]
梓小陌 发表于 2015-2-2 14: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姓名:徐青华
. y& H3 ]  z% S3 h1 j作者单位:藁城区增村镇冯辛庄卫生室
, V7 \: i  s3 d9 j  ]% H& L3 |
' f3 i1 ~0 q9 q/ @  中医,这个词令国人熟悉的有点陌生5000年前完成萌芽,2000年前形成初步经典,经过2000年的系统理论发展,尤其是经验积累完成了近乎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药学经验,集天文、地理、生物、气象、数学、阴阳、政治、哲学、人文等自然科学于一身,有意无意的指导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仿生学研究的鼻祖。著名中西结合专家,河北医科大学中西结合学院前院长博士生导师政府津贴享受者李恩教授曾经指出:中医的振兴必然带来自然科学的产业革命,打造世界科学技术的新局面,完成东学西渐的世界文化传播新格局。爱因斯坦曾经评价,早知道有中医我还提什么相对论。钱学森评价医学说:西医再发展500年也赶不上中医。名人的评价,牢固的群众基础,庞大人口基数可以说明中医的正确性毋庸置疑。历史和实践是检验真理最可行的标准。西方的工业和资本文化发展不到500年地球便面临巨大的危机,气温升高,环境污染、慢病多发、细菌耐药迅速升级,病毒无药可用,能源枯竭。还搞了个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把人类从理论上逼进绝境。中医学认为阴阳相生变化无穷,绝对不会推演出能量守恒定律,并且具备破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论基础。可见振兴中医已经不单单医学问题,而是关系全人类生死存亡的文化科学技术抉择。中国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应该负起责任,尤其是在攻克疑难病和指导自然科学,破解科研瓶颈方面,做出突破性的进展,为世界医学,和工业发展指出新的方向。
1 u2 U2 S) \3 F$ e( R  Z
& T, V$ I" ?2 ^5 I# U5 S1 h, A  中西医学的出现并非偶然,是中西文化滋润下的必然结果,中医崇尚经验,并且在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理论,然后上升为经典,综合思维指导实践升级,经过几千年的经历、总结、归纳、辩证理论体系基本完善。确定了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善于以全局的力量解决局部的病变,形成了五脏相克相生的辩证理念,所以平衡是中医的核心。
! v9 j' y! ~9 L) m3 S
9 V( `. t! V1 ~! Q  西医形成于西方的工业化时代,讲究实验科学,推崇实验研究,高速发展医疗工业化,从制药、医疗器械、到人体零件,到今天大面积的器官移植,形成了昂贵的工业医疗模式连富裕的美国也谈医色变。对现在的疑难病中医有理论有疗效,西医束手无策。
, ?( ^- W9 `! h( D8 z$ g# f+ |
, n( d" e2 X8 D! f  解决问题还是靠中医理论,指导现代科技。从西医进入中国,中西医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最著名的是民国期间的中西医擂台赛,20个肺炎病人协和医院先挑选10个轻的,剩余的由中医治疗,有史金墨和孔伯华两位老先生,就一剂苇茎汤比协和医院提前三天治愈。而协和医院还用了昂贵的青霉素。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中医居然渐渐远离我们,值得深思。: {5 U/ C7 z( Q7 y) y

( N$ u3 T" O2 v+ d  今天中医已经不单单是解决病痛的技术,而是打造东方文化,发展医疗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文化瑰宝。日本、韩国也在大力发展中医产业,中药制剂出口额远远高于我国,尤其是韩国,用八卦作为国旗,不能排除其抢夺中医文化的野心。中医的再度辉煌可以分几步走但是要快,要走绿色道凡是与中医振兴相抵触的法律法规一律暂停执行。
- N' p- W! i5 r
9 q0 k& j6 p! Y' Z  发掘古代秘方,重点突破,迅速推广,做成制剂,走出国门。当年西医进入中国最核心的武器就是青霉素,今天我们不妨效法西医开发出中医的青霉素。据我所知,在基层肾病、和脑血管意外早已经被中医突破,并且具备了形成制剂的条件,只是由于条件没有推广,国家应该用优厚的条件支持他们发展。0 ?8 U8 W$ t: C. u* o8 Z, b- X7 v

/ h' d+ O: M, L: e- L3 C. Z  做出制剂后在国内需迅速推广,开通突破病种的国际救援通道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救助,比如全额救助,部分救助,交付住院费后部分或全部返还美元国债救助,加大国际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招生力度,对外投资建设中医院。1 Z5 _( n8 {' _; g

. K3 W/ |# F) O6 E: Q1 Z( Y$ z  中成药制剂出口,说起中成药出口可谓道路维艰,只有青蒿素云南白药,和地奥心血康成功获得发达国家的出口许可,丹参滴丸正在申请。仔细想想我们的中成药进入发达国家所接受的检查苛刻的无法接受,要求中药疗效西药理论分析,现实吗?尤其是近代提出循证医学,没有依据的理论不承认,多么可笑,你们信仰上帝怎么样拿出来给我们看看。当时西药进入我国没有接受化学分析,压根就没有这个能力,进口军舰,枪支也没有检测。因为我国当时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目前国外能够掌握的中医药知识也非常有限,完全可以不理会他们的无理要求,另外如此严格的要求恐怕也有盗窃技术之嫌疑居心不良。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中成药保护制度,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利用一切优惠条件支持外国人应用,但是对出口要严格限制。低廉的价格,良好的效果丰富的产品必然激发走私,利用非正常途径出口中成药,从而回避中成药出口申请的盘剥。当然对走私出口中成药是从轻处罚。作为我们占尽优势的中医药,没有必要低三下四的出口,不出口他还会过来看病,效益比出口药品高得多,发达国家的技术产品有多少对华禁运,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中医药发展到今天什么是精华,不是大部的经典,不是名贵药材,而是一张治疗疑难病的药方,是绝对不能泄露的,有了它我们可以走向世界,可以国家繁荣人民健康幸福,可以完成从人口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
  i8 d4 ?# [! j& z& }: V: E- q" t( f, g0 F! y' \3 n, i0 m
巧巧 发表于 2015-2-10 09: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文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