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肝病频道
疾病咨询
······
名医博客
······
就医指南
······
健康俱乐部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日志
用户
中健网
›
中健网首页
›
肝病频道
›
丁肝
■
肝病导航
肝病
甲肝
乙肝
丙肝
丁肝
戊肝
肝硬化
肝癌
脂肪肝
胆囊
胆囊炎
胆囊结石
防治
肝病治疗
肝病预防
■
名医博客
耿立梅
主任医师,教授
马云龙
王金榜
武蕾
主任医师
李静君
徐志峰
■
就医指南
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
南皮县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永年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鹿泉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
丁肝
丁肝病毒应如何传播?
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相似。(1)通过输入带有丁肝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污染了丁肝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2)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含有丁肝病毒的体液或分泌物,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甚至可通过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易感者血液。(3)性接触:可能是异性恋、同性恋以及家庭配偶中丁肝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
时间:2006-12-4 11:18
目前临床治疗丁型肝炎的药物有哪些?
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丁型肝炎的一般支持疗法及中西医药综合治疗与乙型肝炎相同。回顾性研究已证实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似无效。国外用干扰素-a及膦羧基甲酸钠还比较有效。(l)干扰素-a临床用300万单位,每周3次,共12周,可使66%的患者血清中丁肝病毒核糖核酸消失,同时使血清转氨酶下降。早期治疗每次900万单位,每周3次,有效率可达70%,使2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的……
时间:2006-12-1 11:22
我国是丁型肝炎高发区吗?
HD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但不同地区的感染率相差悬殊。南美、中东、地中海是高发区,西欧和北欧也有流行。1984年许键育首先报道在北京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丁型肝炎病毒抗体,不久后,都连杰等报道武汉地区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组织检测出丁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者10例。据文献报道,血清丁型肝炎抗原(或抗体)阳性与肝组织中丁型肝炎抗原阳性在我国华北地区分别为11……
时间:2006-12-1 11:22
怎样诊断丁型肝炎?
本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检测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D),目前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急性期血清中一过性地出现HDAg,几天后消失,继之,血清丁型肝炎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HDIgM)阳性。在慢性HDV感染时,抗-HD滴度较高,主要是抗-HDIgG。持续高滴度抗-HDIgG是慢性HDV感染的主要血清学指标。另外,还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HDAg以及用H……
时间:2006-12-1 11:21
患丁型肝炎后果严重吗?
丁型肝炎的病情常与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有关,感染方式有共同感染和重叠感染两种类型:(1)共同感染:即HDV与HBV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可能出现卞甜两种情形:①急性丁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炎:其临床及生化特点与单纯乙型肝炎相似,症状较轻,肝组织损害不十分严重。肝内HDV仅一过性出现,疾病常呈自限性。②暴发型肝炎:如果一次感染HDV量较大,可导致较为严重的结局。临床症状……
时间:2006-12-1 11:20
丁型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丁型肝炎的症状、体征和病理改变同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无特征性区别,因此,其诊断主要依靠丁肝病毒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具体有以下介绍几种检测项目。(1)肝组织的丁肝抗原检测是丁肝病毒感染最可靠的指标,但需进行肝活检,有时不宜采用。(2)血清丁肝抗原的检测是丁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判断活动性感染的一项指标。(3)血清丁肝抗体免疫球蛋白M的检测是……
时间:2006-12-1 11:19
丁型肝炎病毒
1977年意大利学者Rizzetto用免疫荥光法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细胞核内发现一无法入睡抑郁症困扰神奇的多囊肾新疗法!聋哑耳鸣、头痛新疗法!疤痕疙瘩、瘩痤疮找中医种新的病毒抗原,并称为δ因子(deltaage……
时间:2006-12-1 11:18
治疗丁肝的主要药物
丁肝的一般支持疗法及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与乙肝相同,一些回顾性资料已证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似无效。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干扰素-2(IFN-2)及磷羧基甲酸钠还比较有效。IFN-2300万,每周3次,共12周,可使66%的患者血清中丁肝病毒核糖核酸消失,同时使血清转氨酶下降。但一旦中断治疗,疾病呈复发倾向,病毒可再度复制。因此为控制丁肝的加重和进行性慢性病例……
时间:2006-12-1 11:12
目前治疗丁肝主要药物
丁肝的一般支持疗法及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与乙肝相同,一些回顾性资料已证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似无效。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干扰素-2(IFN-2)及磷羧基甲酸钠还比较有效。IFN-2300万,每周3次,共12周,可使66%的患者血清中丁肝病毒核糖核酸消失,同时使血清转氨酶下降。但一旦中断治疗,疾病呈复发倾向,病毒可再度复制。因此为控制丁肝的……
时间:2006-12-1 11:11
丁肝病毒的传播与表现
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相似。(1)通过输入带有丁肝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污染了丁肝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2)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含有丁肝病毒的体液或分泌物,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甚至可通过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易感者血液。(3)性接触:可能是异性恋、同性恋以及家庭配偶中丁肝病毒传……
时间:2006-12-1 11:09
丁型肝炎有何临床特点
(1)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可能出现下列两种情况:①急性丁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炎:其临床及生化特点与单纯乙型肝炎相似,症状较轻,肝组织损害不十分严重。偶尔可见分别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两次转氨酶高峰,最后可痊愈。此类患者的肝组织内丁型肛炎抗原仅一过性出现,血清丁型肝炎抗体免疫球蛋白M呈低滴度短暂上升,不继发产生相应的丁型肝炎……
时间:2006-12-1 11:08
丁肝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1984年许键育首先报道在北京乙肝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丁肝病毒抗体,不久后,都连杰等报道武汉地区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组织检测出丁肝病毒抗原阳性者10例。文献报道血清丁肝抗原(或抗体)阳性与肝组织中丁肝抗原阳性在我国华北地区分别为11.01%和6.86%,东北地区为0.57%和6.52%,华东地区为1.43%和11.63%,中南地区为13.12%和6.15%,西南地区为6.83%和10.30%,西……
时间:2005-9-13 14:57
丁肝病毒应如何传播?
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相似。(1)通过输入带有丁肝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污染了丁肝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2)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含有丁肝病毒的体液或分泌物,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甚至可通过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易感者血液。(3)性接触:可能是异性恋、同性恋以及家庭配偶中丁肝病毒传播的重要……
时间:2005-9-13 14:54
丁肝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丁肝的主要传染源,无疑是丁肝的慢性患者和丁肝病毒携带者。我们已经知道,丁肝病毒的复制必须依赖乙肝病毒的辅助,只有当乙肝病毒复制产生的乙肝表面抗原装配在丁肝抗原和丁肝病毒核糖核酸的外部,方能组成完整的丁肝病毒颗粒,这一过程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细胞内进行。因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既可能是丁肝病毒的保毒宿主和传染源,又可成为丁肝病毒的……
时间:2005-9-13 14:53
1
2
/ 2 页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它不能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
Copyright © 2001-2016 HEALTHCN.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