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冻疮
中医治疗冻疮
冻疮常常在暖和时因为剧烈瘙痒使人心烦意乱,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休息。采用中药外熏洗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处方:当归、赤芍药各12克,红花、细辛各9克,防风、荆芥、桂枝、艾叶各10克,乳香15克,生姜30克,甘草10克,白矾30克。诸药加清水适量,煮沸5~1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熏洗手足后浸泡患处。每天1剂,每剂熏洗两次,每次约20分钟……
时间:2006-8-18 10:49
10 0瓦灯泡就能治冻疮
近日连续大风降温,把北京的气温带到了最低。在寒风凛冽的日子,经常出入室外,最容易患冻疮了。别在冷天手忙脚乱积水潭医院中医科的卢世贤大夫说,从医学上讲,当皮肤受冻时,血管会收缩,以减慢体内热量的散发,不过,若继续受冻,血管反而会扩张,血液流过这些扩张的血管时,速度会减慢。若心脏功能欠佳,血液循环更加不畅。由于四……
时间:2006-8-18 10:49
把冻疮赶走
冻伤是机体局部遭受低温侵袭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在手、足、脸、耳等部位。这些部位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苦与冷空气接触过久或保暖不好,便易发生冻伤。冻伤还与手套鞋袜紧缩、鞋垫的潮湿有关。此外,肢体受压、局部血液循环不良、醉酒、过度疲劳、饥饿等也可诱发冻伤。统计资料表明,85%的冻伤是由于冬季鞋袜过紧、鞋垫潮湿造成的。根据组……
时间:2006-8-18 10:49
别让孩子得冻疮
时值严冬,气候寒冷,一些小孩儿不慎得了冻疮。更有甚者,冻疮年年发作。家长们又急又疼,为什么孩子总得冻疮呢?原来,小儿的体表面积与公斤体重之比相对成年人来讲较大,这决定了小儿皮肤散热快、耗热多。同时,小儿皮肤的血管系统相当发达,特别是颜面、双手部位的血管异常丰富,血管网贴近表皮,皮肤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当温度低于10℃时,皮下协…
时间:2006-8-18 10:49
厨房里的冻疮药
辣椒: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生姜: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擦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擦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3天。萝卜: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以感觉舒服为度,过不了几分钟……
时间:2006-8-18 10:49
冬防冻疮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玻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难以短时间内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一旦生了冻疮,会给人们工作和生活都带来诸多不变。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
时间:2006-8-18 10:49
冬季冻疮的防与治
进入冬季之后,人们的手脚和耳朵部位很容易发生冻疮,这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因为冬季手脚的血液循环较差,气温也低,皮脂腺分泌减少,所以对人体皮肤造成的损害程度也不同,又可分为冻疮、冻伤、冻僵等三种情况。总之,冻疮用保暖方法是可以预防的,即使患了冻疮也不可怕,通过治疗也能恢复健康。冻疮是指在0℃至10℃的低温下造成的皮肤损伤,多数……
时间:2006-8-18 10:49
冬季饮膳与防治冻疮
立冬至今已有近两个星期,冬季万物潜伏闭藏,人们为了避免严寒,保护元阳不受扰动,尽量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多加衣服防寒保暖,屋中通上暖气或火炉取暖,保持室温不低于16℃(这是北京市的爱民规定。老年人如在未通暖气之前,室温过低不适于行动,可适当采用补助办法如通上电热器,晚间用上电褥子,白天9~10点钟以后,可以在室外晒晒太阳、散散步,保持体……
时间:2006-8-18 10:49
冻疮  冻伤  红斑
冻疮往往在每年12月底的冬至前后发生,是由于长时间接触0-10摄氏度的湿冷环境所致,且易于复发;其发生部位多在手指、手背、足趾、足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等处。冻疮早期,局部皮肤发红或发紫有肿块,发痒或刺痛,随后可出水泡,最后破皮、糜烂或结痂。预防冻疮,主要是进行耐寒锻炼和局部保暖。猪油蜂蜜软膏对冻疮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好效果。制作时,取3……
时间:2006-8-18 10:49
冻疮 冻伤与红斑
很多人对冻伤和冻疮两个概念辨别不清。冻伤和冻疮在其发病原因、症状、体征等方面均有不同。冻疮是长时间接触-10℃的温冷环境所致的非冻结性损伤,而且易于复发;冻伤是短时间暴露于严寒所致的冻结性损伤,局部呈红肿乃至水泡为其特点。用温水(37.7-42.2℃)浸泡处于冻结期的受冻肢体是治疗冻伤最有效的方法。过去,人们多用雪搓或冷水浸泡。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治疗……
时间:2006-8-18 10:49
冻疮 ,冬病夏治正当时
编者按:“冬病夏治”法,通俗地说就是冬天好发之病,在夏天治,是中医择时施治的方法之一,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及自然界生物的阳光,生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天人相应,人体也受到自然界节律变化的影响。很多疾病均可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如哮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冻疮、风湿箔…
时间:2006-8-18 10:49
冻疮
姜辣酊:鲜生姜、姜黄、羊角辣椒各100克,取上药加入95%酒精500毫升。浸泡10~15天,去渣备用。用棉球蘸药液涂搽患处,每日1~2次,连用视病情而定。冻疮膏:当归、白芷、甘草各30克,紫草6克,麻油500克,共浸泡3日,入锅熬焦去渣,加入白蜡50克溶化,再入血竭、轻粉各12克,拌匀装瓶备用。用时取药膏涂患处,每日1次。本方适用于冻……
时间:2006-8-18 10:49
冻疮“冬病秋防”法
一、温差水泡法:取一盒约15℃的低温水和一盆约45℃的高温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反复进行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发生。二、局部药物预防法: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搽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7天后备用),每日2~3次。……
时间:2006-8-18 10:49
冻疮并非无药可治
治疗冻疮主要是改善局部循环,提高组织抗寒能力,使患者度过寒潮,不发生冻疮。冻疮的治疗可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主要是口服阿托品等兴奋交感神经、扩张血管类药物和维生素E等,提高血管对寒冷的应激力。中药内服可用桂枝汤(桂枝、大枣、白芍、生姜、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局部治疗较为常用,可采取药物浸泡疗法和一些简、廉、便、验的验方等。……
时间:2006-8-18 10:49
冻疮的防治
据医学研究报道:发生冻疮的人,其皮肤表面湿度比常人高,肢端微循环情况比常人差,并拌有末梢毛细血管畸形;少数人血液中还有较高的冷球蛋白,一旦遇冷便会凝聚,引起末梢血液循环障碍。这些与别人不同的遗传和生理因素,就是经常诱发冻疮的原因。因此,针对冻疮发病的原因,在寒冷冬季来临之前,提前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1、……
时间:2006-8-18 10:49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