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秋疖的防治
夏秋季节,是外科痈疖发病的高峰。秋疖尤其好发于幼儿和体弱多病者。正常人体皮肤上布满毛囊和皮脂腺,夏秋时节天气闷热,排汗不畅,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如果不经常清洁皮肤,油污、灰尘就会堵塞汗腺和皮脂腺,细菌自毛囊侵入人体,引起以毛囊为中心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部呈现红肿热痛的小疖。范围大、症状更重的即为痈。秋疖真恼人,生疖后,特别是……
时间:2006-8-18 10:49
入夏话暑疖
暑疖又名痱毒或热疖,是夏季常见的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小儿易得。防治暑疖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避免烈日曝晒,注意防暑降温,保持皮肤清洁。2、可用菊花、蒲公英、麦冬、甘草适量,煎水代茶饮用,有助于预防暑疖的发生。3、暑疖初期可内服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各10克,水煎每日一剂,可收到清热解毒之功。……
时间:2006-8-18 10:49
暑疖的防治
暑疖是夏秋季节常见病,好发于头面部。中医认为是因感受暑毒或天热汗泄不畅,暑湿蕴于肌肤而发。暑疖虽是小病,但不及时治疗,也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可因毒气扩散转成疔疮重症。现介绍一些简易防治方法: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理发,修剪指甲。二、夏天不要让小孩到炎日下玩耍,出汗后不要立即用凉水擦洗。三、少吃辛……
时间:2006-8-18 10:49
暑疖的中医治疗
暑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以儿童、新产妇多见,常发于头面、颈部。因多发于天气炎热的夏、秋季节,故又称为“热疖”“暑毒”等。暑疖初起,患处皮肤潮红,继之发生肿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在1寸左右,有黄白色脓头,疼痛加剧。3至4天后自行破溃,流出黄白色脓液后疼痛减轻,有的不治自愈,有的伴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舌苔杯…
时间:2006-8-18 10:49
掏耳朵与外耳道疖
一天早晨,我刚一上班,门诊来了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捂着耳朵,表情十分痛苦。小伙子坐下后说,前两天游泳时耳朵里不慎进了水,当时感觉耳朵很痒,自己便拿耳挖勺掏耳朵,谁知今天早晨醒来后耳朵特别痛,张口说话、吃饭时痛得更是受不了。听到这儿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接着戴上额镜给他作了检查:患耳的耳屏前下方和耳廓红肿,外耳道的前后壁各有一个豆粒大小的……
时间:2006-8-18 10:49
天热长包疖当心急性肾炎
12岁的洋洋玩水回来后,头上、脸上和四肢长满了包疖,还出现浮肿、血尿症状,经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紧急处理后才脱离危险。医生说,夏季是小儿急性肾炎高发的季节,家长应注意防范。急性肾炎又称急性肾小球肾炎,感染途径有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表面感染。比如,吹空调、玩水、睡觉导致小儿受凉,可引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发炎而致玻如果小儿皮肤出汗后未……
时间:2006-8-18 10:49
通圣丸治疖病
“通圣丸”又叫防风通圣丸,是金元时期名医刘河间制定的一个有效奇方,处方是:荆芥、防风、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栀子、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原为散剂,现改为丸剂。这个由发汗解表、清热除湿、攻下消滞、养血和血中药组成的复杂方剂,对风热壅盛、气血怫郁、表里俱实所致的各种病证均有很好的疗效,历代医家对此方推崇备至。在……
时间:2006-8-18 10:49
外敷治疗疖肿效方
治疗方法:取鲜仙人掌1叶(除净表面毛刺),明矾10克,金银花10克,蒲公英10克,青黛10克(为末),共捣烂如泥备用,对疖肿已破溃者若脓已排净,可加白芨(为末)10克。用时将药泥敷于局部,覆盖全部皮损部位,厚度约0.5厘米,外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5~7日均获痊愈。……
时间:2006-8-18 10:49
为何儿童秋天易患疖 ?
立秋以来,每天都有数名患疖肿的儿童来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值得家长们注意。据该院医生介绍,患疖和疖病的儿童一般年龄特点不明显,但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多。疖好发于面、颈、臂及臀部等部位,而发生于面部的疖,尤其在鼻孔及上唇部,因有丰富的淋巴管及血管网,且和颅内血管相通,故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甚至脑脓肿等。为何在较凉爽的……
时间:2006-8-18 10:49
夏季谨防鼻面部疖肿
夏季气候炎热,出汗多,稍不注意鼻面部的清洁卫生,很容易发生鼻面部疖肿。人的面都有一个三角形区域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自两侧口角至鼻根部)。该区及其周围静脉血管相当丰富,但缺少防止血液倒流作用的瓣膜,因此,生了鼻面部疖肿如果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进行了挤捏,细菌就能很快由面静脉进入内静脉,经眼上静脉向上直达颅内海绵窦,引起海绵……
时间:2006-8-18 10:49
夏秋季怎样防治小孩头面部疖肿
问:我的儿子在去年夏秋季,头部和面部长了不少的疖肿,有的还流黄水、流脓。这是怎么回事,儿子今年还会长疖肿吗,该怎么防治呢?山东刘英答:头、面部皮肤是人体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丰富的部位之一。夏秋时节,气候炎热,孩子活动量大,出汗多,皮肤不清洁,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排泄不畅,腺孔被阻塞,便容易……
时间:2006-8-18 10:49
夏秋疖病注意防治
夏秋是疖子的多发季节,这是因为细菌侵入了人体皮肤的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所致。疖病断断续续可持续数月甚至半年之久,常令患者特别是孩子,苦不堪言。据安医附院专家称,倘若脓疖发生在面部、上唇和鼻子周围的“危险三角区”,可因挤压搔抓致细菌逆行经静脉进入颅内,从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化脓性海滞状静脉窦炎。少数患儿还可能并发急性肾炎……
时间:2006-8-18 10:49
夏日生疖莫轻视
夏天到了,又是疖子多发时。疖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主要诱因是机体抵抗力低下、皮脂腺分泌过旺、皮肤破损和湿疹、痱子等皮肤玻此外,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和免疫力低下者(如长期使用激素者)也易生疖。人们大都以为生疖是件小事,生疖后,特别是脓头快破溃时,因随手搔抓、挤压,使手上的细菌和疖中的脓栓挤入……
时间:2006-8-18 10:49
夏天防治婴儿生疖子
孩子汗腺发育尚不健全,大脑调节皮肤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和适应性机能较差,当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时易出现汗液排泄不畅的情况。加上婴幼儿皮脂腺发育良好,虽然大量的皮脂分泌可保护孩子的皮肤细腻,但同时又促使了汗腺孔的闭塞,并为细菌的入侵提供了场所。同时孩子好动,一旦有痱子,皮肤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有微痛和痒感,会经常用污染的手去搔抓,就更易增加孩子……
时间:2006-8-18 10:49
小儿秋疖易致肾炎
每年入秋之后,不少孩子的头面部和四肢等就会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疖子。如果不及时治疗,过不了十天半个月,有的患儿就会出现面部及眼睑浮肿,小便多而急,同时伴有全身倦怠无力、低热等症状,这就是由秋疖所致的肾炎。那么,小儿秋天生疖子怎么会引起肾炎呢?原来,肾炎并不是由细菌感染肾脏而产生的,而是以细菌感染为诱因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秋疖则是常……
时间:2006-8-18 10:49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