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诊,应该是极具智慧的;中医处方,应该是极其讲究的。今录一则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老师运用脏腑辨证法治疗带状疱疹的医案,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中医临诊者应该有的条理、严谨和智慧。
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蕴毒所致,治疗多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本案初诊,疼痛剧烈,皮损水疱,结合舌苔白腻,辨为湿热毒滞似无疑议。但高建忠老师并没有因循辨为肝胆湿热,选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而是考虑病变发于上肢,“脾主四肢”,结合“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认为本证当属心脾湿热毒滞,故选用泻黄散合黄连解毒汤清心泻脾,化湿解毒。同时考虑病变突发,局部疼痛剧烈,有风痰阻络可能,故合用牵正散祛风化痰通络。患者病变起于情志内伤,且病后忍受病苦折磨,考虑有肝经疏泄失职,故加用柴胡、赤芍疏调肝经气血。因方中既有黄连解毒汤的苦寒泻火解毒,又有牵正散的辛散通络,故处方中未用泻黄散中辛寒之生石膏;考虑到舌苔白腻,权衡方中寒热药性之比,加用一味利湿清热之泽泻。在门诊有限的时间内,高建忠老师从辨证到选方、用药,知常达变,有条不紊,取舍有度,足可启后学之悟。
初诊大效,二诊去泽泻减轻其清泻力量。两诊投药7剂,令疼痛全止,皮损结痂,疗效可谓快捷,也足可反证初诊辨证用药之正确。三诊善后,去苦寒之栀子,加消导之炒莱菔子,意在恢复脾胃功能,又不使残邪“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