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常常因为外生殖器及肛门卫生不良,排便后草纸由肛门往前擦,粪便未擦净污染内裤,肠道细菌等到达外阴及阴道,引起炎症。
●梅毒、念珠菌等病菌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家长要密切留意女婴阴道的卫生
●刚出生的女婴出现白色阴道分泌物,主要是受母亲体内激素影响,属正常现象
黄色脓稠的阴道分泌物、红肿的外阴、尿布上还有点点血迹……最近,女儿阴道出现的种种异象把周女士吓了一跳。“孩子只有1岁大,怎么好像得了成人的妇科病一样?”
事实上,妇科病绝非成年女性的专利,如果护理不当或不注意生殖卫生,即使几个月大的女婴也可能会得妇科病。据广州一些医院妇科门诊的医生说,幼女抗感染能力差,易患阴道炎。近年来,在妇科门诊,前来就诊的女婴和少女患外阴炎、阴道炎者实在不少。
“例如梅毒,很多人都以为只会通过性接触传播,但其实让女孩子穿着开裆裤到处坐、到处玩就是危险因素之一,一样可以通过直接的接触感染梅毒。”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刘海燕提醒。
妇科病并非成年女性专利 幼女阴道炎 还有这几种
刘海燕告诉记者,幼女常见的阴道炎一般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前者一般没有明确的致病菌,主要根据症状判断和处理。而后者往往能通过化验找到明确的病原体,然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非特异性阴道炎
幼女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常常因为外生殖器及肛门卫生不良,排便后草纸由肛门往前擦,粪便未擦净污染内裤,肠道细菌等到达外阴及阴道,引起炎症。
这种阴道炎多见于3~7岁的女孩,婴儿较少见。
患儿的阴道会出现灼热、瘙痒等感觉,外观来看会发现外阴水肿,炎性发红,阴道口见多量脓性分泌物。
应对方法:
处理这类阴道炎首先是要注意保持宝宝阴道的清洁和干爽,大便后注意清洗,并勤换尿布。同时,家长还可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让孩子坐浴。
此外,肠寄生虫携带者,如蛲虫可由肛门进入阴道刺激黏膜,引起感染。碰上这种阴道炎,家长观察孩子的肛门可发现一些白色小虫子,肛周还会有红印。这种阴道炎需配合驱虫治疗。
特异性阴道炎
1.滴虫性外阴阴道炎:在幼女中较少见,由于阴道pH较高,不利于滴虫生长。幼女患病多为间接传染,特别是与受感染的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接触而感染。
2.霉菌性外阴阴道炎:襁褓霉菌是婴儿特有的疾病,例如尿布疹其实就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变通常从会阴开始,常局限于包裹部位。
3.淋菌性外阴阴道炎:幼女阴道发育不成熟,易受淋菌感染。幼女患病可由直接或间接接触得来,间接途径多见,如家庭成员或保姆患病,可通过人的接触,或毛巾或厕所传染。
临床表现为急性外阴炎、外阴红肿、处女膜及阴道充血,有量多且黏稠的黄色脓性分泌物,排尿困难,行走疼痛。
应对方法:
特异性外阴阴道炎,除临床症状外,都可从阴道分泌物中找到致病的病原体,确诊后应积极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