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搜狐居然堂而皇之的把《变性女过的是什么性生活》这样一个帖子弄到了社区进而是搜狐首页的位置!于是,我感到我有要说点什么的必要了!首先说一下何为变性,说白了就是把本来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零件应该是标准男人或者女人的身体配件,通过医院手术台这个媒介,由医生捉刀并利用化学药物对其催化,而把他们改造成相反性别的过程后所达到的效果!暂且不去讨论写这个……
今天看到搜狐居然堂而皇之的把《变性女过的是什么性生活》这样一个帖子弄到了社区进而是搜狐首页的位置!于是,我感到我有要说点什么的必要了!
首先说一下何为变性,说白了就是把本来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零件应该是标准男人或者女人的身体配件,通过医院手术台这个媒介,由医生捉刀并利用化学药物对其催化,而把他们改造成相反性别的过程后所达到的效果!
暂且不去讨论写这个帖子的人意图何在?不要说社区,就是媒体、媒介上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听到有关女变男、男变女的新闻。如2004年12月13日,北京举办了人造美女大赛,哈尔滨变性美女刘小晶的参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些对变性人大赛的宣传足以吸引观众的目光。媒体的热衷炒作让公众对变性手术产生了一种错觉:变性手术并不是很难的医学问题,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变性的愿望。
可是,朋友们你们了解这个群体么?你们知道其中的辛酸么?估计大部分人只是觉得他们通过医院来改变自己的性别这种情况比较好玩、刺激而已!
先说一下产生变性的原因,一般认为与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相关:如有的父母把男孩当女孩养,使其从小就“娘娘腔”,或把女孩当男孩养,自幼就像个“假小子”;也有因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或对异性产生羡慕,从而被异性“同化”所致。
也就是说产生变性要求的人,其心目中的自己的性别和现实中的性别出现了矛盾,进而产生现实性别与心理性别相一致的强烈要求!用医学上的解释就是说这人有了“易性癖”!患“易性癖”的人男女都有,其中男性占多数,男女比例大约为3:1。
“易性癖”的研究现存纪录最早的应该是美国人马丁诺,他在1953年的自传体纪实文学《变性人》一文中,以亲历者的身份向世人介绍了身体、心理、生活等等的诸多变化,并因此而获得普利策传记奖。另外马丁诺还曾经调查过100名作过变性手术的患者,发现其中94%的患者因为不能被社会认可而背井离乡,甚至过起隐姓埋名的生活;其中7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就搬到了郊区人烟稀少之处,只有20%的患者表达了愿留在都市的意愿。
“中国变性手术之父”何清濂教授也说,“易性癖是一种心理疾病,其与同性恋有本质区别,”而是否要求变性,是易性病与异装癖及同性恋的根本区别,当然要求变性的群体中也有同性恋患者。
实际上这部分想要变性的群体,其改变性别的要求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因为如果不改变性别,其对原有性别的排斥会折磨他们一生,于是有的人甚至不惜自残——用切除自身性器官来表达其对原有性别的强烈排斥。
其实,就已进行变性手术的患者来看,变性确实能满足“易性癖”患者一时的心理需求——其心理性别和现实性别已经取得一致,也就是说现实的性别已经被心理认同。但即使他们手术成功后其精神上肉体上的折磨也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
因为变性后的男女严格说都未从生理上、功能上完全实现男性化或者女性化——他们(她们)都没有生育能力。如果要解决生育问题,就要做器官移植或者做类似于国外进行的如何可以让男人生孩子的研究。另一种方法就是进行器官移植,即男变女患者可以移植女性的子宫、卵巢和腺体;女变男患者可移植男性的阴茎和睾丸。
但可惜的是:目前医学的发展状况还无法解决器官移植后所产生严重的异体排斥反应现象,所以虽然现在医学上整形外科技术已经达到了人体任何器官都可以用显微外科手术移植成活的程度,但最终还是解决不了异体排斥反应的问题。
还有一层是术后的变性人必须要定期服用或者体内注射雄性或雌性激素,以维持自身不被中性化。但这些激素究竟怎么给药才能最佳地摹拟人的正常生理现象,也需要经过大量临床实验和研究,方能摸索出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况且以后能否做器官移植或腺体移植,使患者不再需要服用生理剂量的激素,进而使之符合生理变化的过程,这又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但从长远来看变性人在实施手术后还会面临新的问题,如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就业的压力、婚姻问题、经济来源问题,一些变性人手术后就产生悔意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台湾省内有首例变性人不堪生活的压力甚至自杀。
总的说来,我们对变性人的关注应该是善意的,但十分遗憾的是很多人关注变性则是为了猎奇和刺激。连媒体对变性人内心披露的报道也无不在暗示:变性人手术前是如何如何的痛苦以及变性后“重新做人”又是如何如何的兴奋,那样做人的话就太没有意思了。
再说了,如果要真的是为了关心爱护变性人——这个群体,那么就请大家把他们当作一个普普通痛的群体来对待吧。要知道,有时候过度的关心爱护,其实就是对这个群体极端的歧视。
(论坛地址:http://www.qgl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