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风病起因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及其盐在血液和组织中过多,使脚或手的关节产生疼痛性肿胀。痛风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有家族化倾向。痛风疼痛剧烈,使人坐卧不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曲,也是痛风的主要病因,大约每10个高尿酸血症病人中就有1~2个发展为痛风。经研究发现,肥胖和进食高嘌呤食物过多的人易患痛风。40岁以上较为肥胖的中……
(1)富含嘌呤食品(>100mg/100g)。主要有: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以及浓鸡汤、肉汤、脑、鱼籽、啤酒等。
(2)多含嘌呤的食品(50~100mg/100g)。主要包括:牛肉、牛舌、猪肉、绵羊肉、火鸡、鸭、鹅、鸽、鹌鹑、鲤鱼、大比目鱼、豆制品、干豌豆、贝类等。
(3)含较多嘌呤食品(25~50mg/100g)。主要有:青鱼、鲱鱼、鲑鱼、龙虾等,牛肚、鸡肉类,虾、蟹及蔬菜中的芦笋、菜花、四季豆、菜豆、菠菜、蘑菇、花生等。
(4)含少量或不含嘌呤的食品(<25mg>
要劝痛风病人不吃第一类、多食第四类食品,可否吃第二、三类食品?摄入多大量?根据病情决定。以血尿酸值为依据调节膳食,将血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是预防痛风发作的重要措施。我们建议,痛风病人要经常检测血尿酸,当血尿酸升高至480μmol/L以上时,痛风有随时发作的可能,此时应禁食一类食品,严格限制摄取二类食品,少吃三类食品;血尿酸降到380μmol/L以下时,可适当放宽二三类食品的摄入。
3.限制脂肪的摄入
由于脂肪氧化后产生的能量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倍,易引起肥胖,对痛风病人不利,同时脂肪具有阻碍肾脏正常排泄尿酸的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更应加以限制。烹调方法宜采用蒸、煮、汆等少用油的方法。
4.蛋白质摄入不宜过高
蛋白质的摄入量以1克/(公斤·天)为宜,病情严重时,应限制在0.8克/(公斤·天),且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合并有肾脏病者除外)。牛奶、鸡蛋可以随意选用。但酸奶因含乳酸较多,乳酸与尿酸竞争排泄对痛风病人不利,故不宜饮用。烹调时尽量不用肉类、鱼类、禽类等,如一定要用,可将少量的瘦肉、禽肉等,经煮沸后弃汤食用,因为嘌呤易溶于水,汤中嘌呤含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