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病概念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欧美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18%,痛风为0.13%-0.37%。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直线上升,成为一种新的文明玻患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在40至55岁,白领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近年来,青少年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同时,如果有痛风家族史的,会有家族性发病倾向。75%以上的痛风患者有高脂血症或高血压病,50%的痛……
痛风发病概念
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欧美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18%,痛风为0.13%-0.37%。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直线上升,成为一种新的文明病。患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在40至55岁,白领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近年来,青少年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同时,如果有痛风家族史的,会有家族性发病倾向。75%以上的痛风患者有高脂血症或高血压病,50%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大量研究表明,尿酸升高是与体重有密切关系。
罪魁祸首当属尿酸过高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赵教授指出,在正常人体内,每天都会有尿酸产生,同时也有等量尿酸排出体外,以保持平衡状态。由于现代都市年轻白领压力过大,加班熬夜生活没规律的同时,还嗜食烟、酒、咖啡,洋快餐等大量的酸性食品。久而久之,造成体内酸碱失衡,尿酸浓度增加,进而就形成了痛风。但并非每个有尿酸过高的病人都会有痛风。
临床发现痛风的发病有着很明显的性别特征,男性痛风占痛风发病人数的90%以上,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痛风的患病率亦增长。女性痛风患者绝大多数因雌激素降低在绝经以后发病,而在绝经前期痛风的发作十分少见。这是因为在有月经周期的妇女,高浓度孕激素可抑制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尿酸有两个来源,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中来的属外源性;由体内物质分解代谢而来的为内源性。高嘌呤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升高,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饮食因素当中,高嘌呤、高蛋白、饮酒都是影响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原因就是尿酸生成过多,排泄减少。所以,凡是影响血尿酸生成和(或)排泄的因素均可以导致血尿酸水平增加!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时候,高尿酸血症都是吃出来的。”叶博士说,“进食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浓的肉汤等,饮酒(啤酒、白酒)以及剧烈的运动都可以使血尿酸增加。”现在进入年底,各大公司的年终聚餐,“肠胃运动会”开始之后,不少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急性发作痛风来看急诊。
高尿酸不等于痛风
临床上有些人一看到化验单或听说女性的血尿酸超过360mmol/L,男性的血尿酸超过 417mmol/L,就认为是高尿酸血症,会发生痛风。专家指出虽然高尿酸血症病人发生痛风的可能性大致和血清尿酸水平增高成正比,大多数痛风病人的血尿酸值均超过420mmol/L,但是并非尿酸高就一定会发生痛风。一般认为,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无须治疗,但应该寻找高尿酸的原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找出原因。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等诱发因素。
痛风不只危害关节
人们通常认为,痛风主要会造成关节疼痛,而且痛风性关节炎疼痛具有自限性,往往会在几天或数周内自动消失,所以很多人会“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再去管它。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从骨科角度看,体内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不及时治疗,尿酸结晶不断沉积,痛风性关节炎会反复发作,而从内分泌医生的角度看,高尿酸血症没有消失,它会影响全身的各个器官,比如,它会引发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和互相影响,并被证实可能直接造成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危害:造成尿酸性肾病、肾结石、肾功能衰竭。血尿酸造成肾功能异常的危险性甚至比尿蛋白还高。
高尿酸血症为代谢综合征的组成之一,与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症及胰岛素抵抗相伴可以同时存在,或互为因果,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