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体内尿酸积聚,沉积在手指、脚趾及关节而引发炎症,如关节内形成尿酸结晶会引发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据《劳动报》报道,岁末年初,春节将临。家家都备足年货,采购佳肴,做着过年的准备。但是,人们千万不要忽视饮食健康。由于饮食不慎引发的“富贵”疾病,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常见因酒后引起的局部关节剧烈疼痛病人,这多为“痛风”所致。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体内尿酸积聚,沉积在手指、脚趾及关节而引发炎症,如关节内形成尿酸结晶会引发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痛风之所以在冬季较为多发,主要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补充更多热量,所进食的富含嘌呤的食物也就大大增加,另外时近年底,各种节日纷至沓来,人们的宴饮应酬也相应增加,更加容易“病从口入”。
痛风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关系密切。有人说痛风是男性文明病,是因为这种病男女患者比例可达20:1。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痛风患者正日益出现年轻化趋势,发病年龄已从50岁以后提前到30岁左右,不到40岁即初次发病者比10年前增加了将近30%。因此,30岁以上男性如有以下情况者,应高度警惕痛风的发生,如肥胖及生活方式不科学者。痛风病患者中85%都肥胖,且其中大多是收入高、压力大、运动少、应酬多的白领上班族。如有痛风史或痛风家族史,及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则更应改变不良的饮食嗜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痛风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性痛风中有部分已经明确和遗传有关,而继发性痛风则与肾脏功能不全、代谢功能障碍有关,这些人常因尿酸排出不畅而造成高尿酸血症,而引发痛风。
医学上一般将痛风分为四期。无症状期: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症状,约有1/6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为痛风;急性期:以急性关节炎为主;间歇期:两次发作期间有一个静止期,一年内复发者占2/3;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及痛风性肾炎。单关节红肿热痛是痛风的危险信号,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去医院检测血中尿酸浓度。如血尿酸浓度超过427μmol/l,对诊断该病有一定临床意义。但有部分患者痛风发作时是处在急性发作阶段,此时因为人体具有自我保护本能,会应激性地增加尿酸排出,同时尿酸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急性发作时尿酸浓度反而正常,建议复查,以便确诊。目前诊断痛风最准确的方法是抽取关节腔积液,可以通过偏振光显微镜判断是否存在尿酸盐结晶,这是痛风诊断的“金标准”。
痛风患者早期急性关节炎发作仅持续数天,缓解后关节可复原,往往令患者麻痹而不注意饮食控制,若关节炎反复发作,其间发作隔歇期会越来越短,最后进入慢性期,关节肿胀、疼痛持续存在,甚至造成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或僵硬,活动受限。另外,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引起肾结石;沉积在皮肤下可引起痛风石;甚至可导致尿毒症的发生。因此,痛风病不仅仅关节疼痛,甚至危及生命。
那痛风患者如何饮食调节呢?首先,应严格控制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其二,要多饮水,尿酸的排泄途径就是通过大小便,多饮水可增加小便次数,从而促进尿酸的排泄;其三,适度运动:适当运动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尿酸排泄,但痛风患者不可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体内乳酸增加,加重人体酸性环境,而剧烈运动后大量排汗也易使尿酸浓缩,加重病情。其四,痛风患者不宜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受湿冷,穿舒适的鞋,勿使关节受挤压。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建议痛风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尿酸浓度,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将痛风扼杀于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