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生儿原则上都要在24小时内为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基于新生儿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乙肝对孩子健康的威胁较大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随着孩子的成长,到了不同的时期,也要依照规定为孩子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
近来,湖南、广东等地先后曝出多起新生儿疑似接种乙肝疫苗死亡的消息,后经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调查,相关死亡病例与疫苗无关。但如何安全地给孩子接种疫苗,成为不少家长和公众关心的问题。1月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新生儿要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西安市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侯铁军说,依照国家疾病预防相关规定,对于新生儿原则上都要在24小时内为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基于新生儿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乙肝对孩子健康的威胁较大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随着孩子的成长,到了不同的时期,也要依照规定为孩子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
同时,国家医学规范中明确,对于新生儿出生后,发现患有先天性疾病和器质性病症等相关病症的,经医生确定,可以暂缓或停止接种。这里要说的是,对于身体健康的孩子,家长不能因为看到了近期媒体报道的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发生意外的情况,而不愿给孩子接种疫苗了。要知道不按照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导致孩子患相关疾病的威胁,远远比孩子接种疫苗可能发生意外的危害性大的多,对于是否给孩子按照国家规定接种疫苗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能因噎废食。
告知既往病史四类禁忌症儿童不能接种
侯铁军向记者介绍说,依照国家疾控体系和免疫计划,我省及西安市儿童,0至6岁将接种22次各类疫苗,每种疫苗都有自己的禁忌症,接种前家长都要向医生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务必将孩子的既往病史及近期健康状况,如实告知医生,这一点绝对不能忽视。
侯科长说,有下列四类禁忌症的儿童,都要暂停或者禁止接种疫苗。第一类禁忌是处在疾病前驱期的,如表现为孩子有发烧、感冒、咳嗽等症状的,必须及时查明原因。第二类是具有慢性疾病在急性发作期及心肺等疾病的,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肺结核、皮肤病的。第三类禁忌是本身孩子有免疫缺陷疾病的,如淋巴瘤、白血病,及正在使用相关免疫制剂,如球蛋白、化疗等的,第四类禁忌是有过敏史的,如鸡蛋、花粉、青霉素过敏及患有哮喘的。
接种疫苗后一定要就地留观半小时以上
“为了确保接种安全,国家规定接种疫苗后,必须留观半小时,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侯铁军向记者强调说。他介绍,国家有关科学统计表明,接种疫苗后发生重反应的比率不到百万分之三,这对于儿童来说,安全是有保障的。
通常情况下,接种疫苗后一般性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红肿、皮疹,低于37.5℃的中低烧,通常这种反应会在12至24小时内自行消失,不需要特别的处理,但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因接种者的个体差异,极少数人接种后一旦出现诸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呼吸困难、37.5℃以上高烧三天以上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立即与接种部门和专业医生联系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下,专业医生会采取使用肾上腺素等有效措施进行救治。同时要强调的是,接种疫苗一定要去经国家认定有相关接种资质的医疗结构,请专业医生进行接种。
另外,侯铁军提醒说,人的成长发育过程中,依照身体健康状况,为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都要接种相关疫苗。但也要依照个人体质健康状况而定,并不是接种疫苗越多越好,通常情况下,完成国家规定的一类疫苗接种,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多数市民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