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刚刚立秋,气温并没有下降,但南京各大医院已陆续接诊了不少“秋季脖患者。专家提醒,多事之秋,感冒发热、鼻炎、胃炎、关节炎等各种疾病都很容易暴发,市民应注意养生保剑肠胃炎进入多发期虽然立秋了,但许多市民夏天的生活习……
【南京日报报道】刚刚立秋,气温并没有下降,但南京各大医院已陆续接诊了不少“秋季病”患者。专家提醒,多事之秋,感冒发热、鼻炎、胃炎、关节炎等各种疾病都很容易暴发,市民应注意养生保健。
肠胃炎进入多发期
虽然立秋了,但许多市民夏天的生活习惯不变,频频食用直接从冰箱里取出的冷冻食物,因此肠胃炎等急性病易引发。昨天南医大二附院接诊了一名畸形肠胃炎患者,患者和同学出外打篮球,回来后满头大汗,打开冰箱拿起啤酒喝了个痛快,紧接着又吃了几片西瓜,结果1个小时后,肚痛腹泻,不断跑厕所,不得已只好前来就诊。
平时都是这样的,从来没出过事啊。在医院里,这名患者不解地问。该院消化科主任刘政说:现在已是秋天了,和夏天不一样,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他提醒市民,冰箱里冷冻东西最好别食用,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
凉风吹出偏头痛和面瘫
秋天的风感觉还是那么炎热,但早晚风已经开始凉了,很多市民仍然喜欢坐在外面纳凉或者整夜开空调。
来看一夜面瘫和偏头痛的患者越来越多了,这不,几天接诊快10个了。南京市中医院养生康复中心主任中医师、南京名中医张钟爱说。
夏季高温,不少人习惯开空调睡觉,外加电扇对着脸部吹,而到秋季,夜晚偏凉,夜间太长时间开空调睡觉或露宿街头容易受凉气侵袭。空调风过多地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第二天极易引发偏头痛和面瘫。
专家提醒,“秋老虎”是“纸老虎”,热虽热,但已隐藏了寒气,早晚市民要当心,切不可睡觉时过于贪凉。
皮肤鼻咽易患秋燥症
喉咙痒痒、鼻子出血、皮肤干燥出裂口等患者开始大量出现。八一医院目前已接诊过3例流鼻血的小病号了。几个小病号还伴有喉咙痒痒,频频干咳出粘液痰、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症状。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秋燥”。
专家表示,人们在夏季过多流汗之后,身体各组织都水分不足,于是会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的表现。预防秋燥症,首先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和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比如多吃水果和蔬菜。同时,保持心情愉快,不烦躁。另外加强锻炼很重要,但一定要适量运动,不可太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