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欧美的病理学家都有此见:人的感情因素与日后疾病的形成呈现明显的因果关系,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阐明的「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发怒,在人的七情六慾中比较常见。怒伤肝和心,早见明证,明代一位名医胡文焕在其著作《类修要诀》中曾有一首《戒怒歌》,即提醒人们大怒最易引致肝胆疾患。清代的曾国藩强调自己善「降龙伏虎」……
不少欧美的病理学家都有此见:人的感情因素与日后疾病的形成呈现明显的因果关系,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阐明的「百病生于气」的观点。
发怒,在人的七情六慾中比较常见。怒伤肝和心,早见明证,明代一位名医胡文焕在其著作《类修要诀》中曾有一首《戒怒歌》,即提醒人们大怒最易引致肝胆疾患。清代的曾国藩强调自己善「降龙伏虎」,他说这「虎」就是肝火:「虎即肝气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关不过。」也就是说人们易发怒,怒便伤肝。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维里尔教授认为,人在大怒中会产生大量的脑部分泌素,这种分泌素可令动脉损伤和在动脉中大量积存血小板,最终也令心脏受损。他也发现肾上腺素在盛怒者身上会猛增,而肾上腺素的遽增可使数千条微小的冠状动脉分枝血管收缩,直接令心脏加压而受损。在往昔各国病史上,老年人因一怒夺命的例子,举不胜举。
四川有位年逾一百零四岁的寿星婆,人们问她长寿之法时,她笑答自己这辈子从来不曾生气过。
在社会生活中,人和人之间当然会有惹气之时,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市校部的心理学家诺瓦科博士教人制怒之法:在愤怒中分析愤怒。
内地学者更总结出一种积极的心灵升华法来制怒,其着眼于国家民族未来利益的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开拓,那确是制怒的最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