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角度训练是一种利用动作技术的细节变化来达成全面锻炼目标肌,使之按理想要求发展的练习方法。“变换角度”基本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练习时体位的变化来实现重量对目标肌群不同肌束或部位的作用与刺激;二是利用改变动作重量对目标肌作用力点的位置来达到有重点地刺激目标肌不同位置肌束或局部的目的。肌肉发达程度和脂肪积累程度是构成……
变换角度训练是一种利用动作技术的细节变化来达成全面锻炼目标肌,使之按理想要求发展的练习方法。“变换角度”基本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练习时体位的变化来实现重量对目标肌群不同肌束或部位的作用与刺激;二是利用改变动作重量对目标肌作用力点的位置来达到有重点地刺激目标肌不同位置肌束或局部的目的。
肌肉发达程度和脂肪积累程度是构成体型的主要基础。就肌肉系统而言,各部位肌群及各肌群内部肌束、肌肉局部的协调、平衡、符合美学标准的发展为健美运动最根本的追求。在竞技上,肌肉系统各肌群间及各肌群内部,肌肉细部间的和谐、跌宕有致更是制胜的关键。因此,在健美训练中动作技术的类别与具体做法十分丰富、细致,而且非常重要。健美练习按动作结构与肌肉参与情况一般分为基本动作与孤立动作两类,但在技术规定上多要求最大限度地将练习重量或作用力集中在所练部位与肌肉局部上。这就是目标要明确、刺激要专注的肌肉锻炼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实际上就是“孤立训练”和“孤立动作”
精神的放大和拓展。对同一块肌肉来讲,变换角度训练法也是这种原则的具体体现与实际运用。但在总体上变换角度训练法所要实现的是整个肌肉系统比例协调、形态理想的完美状态。
一般情况下,初级阶段强调多采用基本动作,以协调发展身体的各肌群及训练能力与水平,中级阶段除了仍需主要以基本动作构成训练内容外,孤立动作也应占有一定比例,其中某些兼具基本与孤立两重特性的“变换角度”类动作必须占有相当比重,可以说变换角度训练是健美锻炼及体格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在实践中,变换角度训练法多运用于身体的基础能力已经形成,但同一肌群或肌肉块各部位间的发展出现不平衡或疏漏的苗头之时。注意,针对同一肌群不同的锻炼动作有时就是变换角度训练法的具体反映。安排课程计划,变换角度训练的动作编排可有两种形式,一是同时安排,另是异时安排。具体操作方式见表1、表2。
训练建议:每课器械练习结束后,宜安排15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提倡结伴训练,以利保护与帮助及激发训练热情。严格执行推荐的运动量、强度及频度标准,切忌盲目无节制地加量和过快地加速训练进度,严防过度训练及运动伤害。训练时间宜控制在90分钟以内。计划A、B相同,皆服从本建议。
执行本课程计划的方法链接:在本计划的训练操作中,除了孤立动作的适度采用外,孤立训练法的意义基本上在于要使选用动作的作用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在目标肌群的目标区域,这需要有良好的动作意识和意念。顶峰收缩法同样是技术上的要求,即在目标肌克服阻力收缩至可能的最短时,再着力而有意识地收紧约1秒钟左右。在运用变换角度训练法阶段,绝不排斥将需要优先发展的部位与肌群安排在课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因此,优先训练法与本课方法可以相互贯彻。为了特殊的目的,或为了加深训练刺激、获得特别的训练效果,执行本计划时,完全可以采用节奏明显快于规定的快速训练法,以及在最后1-2次试举中采用助力次数法。并可对某一肌肉群或肌肉块的某一区域实施超组合或复合组训练法。等等。在任何训练计划中都包含丰富多彩的方法、手段,单纯方法的计划是不存在的,计划执行的水平或计划效益的体现多数情况下得看各种方法的配合、搭配能否出彩,能否衍生出大于各个方法机械相加的系统效应来。只有勤于思考和科学规范的训练,才能赋予你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