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将进行10年来的第一次修订,营养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有关营养专家表示:“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越喝牛奶钙流失得越多”。不只是牛奶,社会上对一些食物搭配吃法存在的分歧看法,也令消费者不知所措。其实,看似对立的营养观点实际上扩大了人们的知情权。世界上没有“坏”的食物,只有“坏”的吃法。……
酒+胡萝卜
网络上传说:胡萝卜中的类胡萝卜素如果和酒精一起进入人体,会在肝脏产生毒素,引起肝病。
事实是:酒精确实可能使某些类胡萝卜素由抗氧化物变成促氧化物,然后间接影响我们的肝脏。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当我们摄取太多营养素时,肝脏一样会把这些营养素看做是外来物质,然后启动解毒系统去解毒。
当类胡萝卜素的浓度很高时,碰上酒精,就会和自由基结合,使类胡萝卜素由抗氧化剂转变成会攻击正常细胞的促氧化剂,而肝脏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更具毒性的物质。
如果我们吃的是天然食物,一般不会吃下很多的量,所以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形。要注意的是自行服用类胡萝卜素补充剂造成的危险,黄士懿副教授认为。
科学吃法:不要任意服用补充剂。另外要提醒大家,任何药物或补充剂都不要和茶、酒、牛奶一起吃,因为会增强或削弱药性。
香肠、火腿+乳酸饮料
网络上传说:常吃三明治搭配酸奶当早餐的人要小心,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含有机酸)一起食用,容易致癌。
事实是: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为了保存香肠、火腿、培根、腊肉等加工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腐坏及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
科学吃法:黄士懿副教授建议,不要常常食用这类加工肉品,当然更要避免和酸碱质低的食物一起吃,以免增加致癌风险。
虾+柠檬
网络上传说:泰式料理中的名菜“柠檬虾”吃了会导致中毒,因为柠檬中的维生素C会使虾里含的金属──五价砷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也就是我们在中国古装戏里看到的,常用来毒死人的“砒霜”。
事实是:在实验室里,这种戏剧性的化学反应才可能出现。
除了虾以外,螃蟹、龙虾及贝类(蛤、牡蛎)等都含有砷。理论上,高剂量的维生素C和五价砷经过化学催化作用,的确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
不过我们一般饮食中,一次不可能吃下非常大量的虾,再加上调味的柠檬顶多用一个,所以维生素C的含量也不可能太多,如果要说吃下一盘柠檬虾,就可能导致中毒,是太夸张的说法,赵强营养师认为。
另外,在烹调过程中,维生素C可能已经被破坏了,也就失去将五价砷转变为三价砷的能力,黄士懿副教授说。
科学吃法:由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就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不要擅自吃太多高剂量的维生素C片。另外,金属类容易累积在海产的头部,所以尽量不要吃虾头、鱼头。
菠菜+豆腐
网络上传说:菠菜、葱或其他蔬菜中所含的草酸会和钙结合成不可溶解的草酸钙,影响人体吸收钙质,而且容易患结石症。
事实是:我们的身体有调节机制,所以这种情形发生在我们身体里的机会不高。
“除非摄取量很多,我们体内草酸和钙的浓度都很高时,他们结合在一起合成草酸钙的机会才会增加。但是,我们一般吃进的菠菜量不会太多,而且在烹煮过程中,草酸及一些营养素也可能遭到破坏,所以真正进入我们体内的草酸量其实是有限的。”黄士懿解释说。
科学吃法:虽然影响程度不大,但是黄士懿副教授建议,如果两者能分开吃,营养吸收的确会比较好,尤其是素食者,吃很多蔬菜,主要蛋白质来源又是豆制品,所以最好不要吃太干的,如果料理中有汤汁,会比干炒的风险小,因为水分可以稀释浓度。>>>>冬季进补有四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