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瑜伽的时候,无论如何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坚持那么久,因为当时看到那些多年的习练者身体可以柔软地做出各种常人难以做到的姿势,而且大部分习练者吃的东西都比较清淡,更有不少纯粹的素食主义者。而我,可是出生在饮食讲究的江南,从小就是一个顿顿无肉不欢的“小胖姑娘”。但是,瑜伽精神中强调的顺其自然、凡事不必强求的内涵深深吸引了我,再加上我天性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虽然……
初识瑜伽的时候,无论如何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坚持那么久,因为当时看到那些多年的习练者身体可以柔软地做出各种常人难以做到的姿势,而且大部分习练者吃的东西都比较清淡,更有不少纯粹的素食主义者。而我,可是出生在饮食讲究的江南,从小就是一个顿顿无肉不欢的“小胖姑娘”。但是,瑜伽精神中强调的顺其自然、凡事不必强求的内涵深深吸引了我,再加上我天性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虽然怀疑自己达不到身体和饮食上的要求,还是试着习练起来,一直到今天!
历经七年之后,虽然仍达不到瑜伽大师那样可以把肢体弯成球状,可是,年龄的增长丝毫没改变我身体的柔韧性和苗条的身材。与大多数瑜伽习练者一样,我的饮食已愈发偏重清淡,脸色却没有变成当初担心的“面如菜色”,相反越来越透出健康的光泽。
其实,瑜伽带给我的许多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比如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张有弛的工作方法,养成规律的锻炼习惯。一方面,有了这些基础,选择健康的饮食就成了自然的决定,看着滋滋作响的新鲜牛排没有了心理斗争、看着巧克力和甜食不觉得难以抵御诱惑,偶尔在朋友聚会中我也会吃一点奶油蛋糕,浪漫的约会也会吃一小块牛排,但通常我会更欣赏自己盘子里美味的蘑菇、豆腐、鱼、水果、青菜,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热爱的一种饮食习惯和自觉选择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瑜伽习练中独特的呼吸练习和各种姿势的练习,会非常有效地调节内分泌系统和控制食欲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习练者越来越自觉偏向清淡健康的悦性食物,舍弃油腻、不健康的惰性食物。这虽然需要一定时期的修炼,但在初学阶段、起码在每次习练后的就餐中,会自然生成一种选择清淡食物的愿望。而且,因为习练瑜伽之前的2~3小时要求不进主食,也会让人更加注意控制进餐时间,不让自己的肚子整天塞得满满。
也许,有人担心习练瑜伽之后会失去对食物的兴趣,甚至担心失去了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觉得,所谓的美味很大成分是自己传达给自己的一种观念,饮食偏好绝对可以通过刻意的培养逐渐形成和改变,那我们何不去偏好一些对自己身心更有利的食物呢?!如果说现在的我与从前的我有什么不同的话,可以这样下结论:现在的我对美食的要求变得更加挑剔,不仅要味美,更要利于健康,还有对整个用餐过程的综合享受及餐后的舒爽和从容。
Lily,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江南人。1997年在美国工作时,第一次接触瑜伽便迷上了它,从此坚持习练,并获得印度瑜伽教练培训证书。去年,与朋友利用业余时间创立了I-Yoga(爱悠阁)瑜伽俱乐部,边务“正业”边与更多的学生共同感受和体验瑜伽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