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走路是一种好的健身方式。但据调查,人们平常走路的速度、姿势都太随意,只有6%的人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那么,怎么走才能健身呢?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系主任李相如说:“走路健身方法细分起来,少说也有近10种,包括大步走、快频走、弹力走、负重走、倒走、散步、赤足走、雨中散步等,每种都有不同的锻炼功效。”大步走和快频走是最常见……
倒走健身近来也很流行。李相如介绍,倒走作为一种反向运动,不但能够锻炼到平常运动很难锻炼到的腿部小肌肉群,还能锻炼小脑,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另外,经常练习倒走可让腰肌保持有节律的收紧和松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加膝关节的承受力,锻炼膝部韧带。
“弹力走和赤足走则比较少见,”李相如说。所谓弹力走,其实与舞蹈有些类似。走路时主要依靠脚尖支撑、脚踝发力,行进中整个身体比较轻快而有弹性。赤足走则是运用足底按摩的原理,使足底肌肉、筋膜、韧带、穴位及神经末梢尽量接触地面的沙土、草地以及不平整的卵石面,从而达到调节人体各部位功能的作用。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走路健身最基本的一条注意事项就是准备一双舒适的鞋子,李相如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鞋子是走路健身者最主要的“健身器械”,因此一定要穿合脚、舒适的。同时要注意道路交通安全,最好避开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主干道,多去草绿林茂的公园和河边,以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至于健身强度,李相如建议:“每天至少得走一个小时才能达到健身效果。而且在锻炼过程中,最好几种方法交替进行,这样既不觉枯燥,又能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此外,走路健身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年轻人能跑还是应该去跑,到跑不动的时候再考虑走路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