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3岁的闫家振老人住在南开区,他利用7年时间制成了一套宣传国球精神的工艺品,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如今,他想将这套工艺品献给北京奥组委,表达他对乒乓球的热爱,以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祝福。昨日,闫家振带着他制作的工艺品来到本报。这套工艺品金杯造型,下方是五颜六色的地球仪,上面连接一副红色的球拍,球拍两侧是小协…
今年73岁的闫家振老人住在南开区,他利用7年时间制成了一套宣传国球精神的工艺品,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如今,他想将这套工艺品献给北京奥组委,表达他对乒乓球的热爱,以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祝福。
昨日,闫家振带着他制作的工艺品来到本报。这套工艺品金杯造型,下方是五颜六色的地球仪,上面连接一副红色的球拍,球拍两侧是小小的乒乓球,底座上印着“中国国球,世界一流”的字样。开动电源后,地球仪转动起来,球拍就会自动击打两侧的乒乓球,并发出清脆的响声。老人表示,球拍立于地球仪之上,意味着国球在国际大赛上的地位。乒乓球与球拍相连,不仅是一种艺术造型,还表明“打遍天下球,国球永不落”的意思。
闫家振老人原是天津市某冰箱厂的一名干部,一直从事行政工作。退休后,他观看了在天津举办的第43届世乒赛。赛场上,中国乒乓健儿努力拼搏的精神令他由衷钦佩。回家后他就在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国球呢?于是,他从1998年开始构思工艺品的造型,起初,他想出的几个方案经过试验都失败了,可他没有放弃,最终确定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开始制作时,选料成为首要难题。球拍的材料先后选择了木板、石板和塑料,但由于打不出声音而都被放弃了,后来改为有机玻璃,效果才令人满意。为乒乓球选择材料也颇费周折,因为只有大小、轻重都合适,才能击打出声音。为了买到合适的材料,老人曾到妇女装饰品商店去“淘宝”,服务员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他。
2002年春节,因为过度劳累,闫家振病倒了,吃了近一个月的汤药才恢复健康。那时老人的女儿不让他再干下去了,可老人仍选择了坚持,他说:“凡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功到自然成!”去年10月,闫家振终于研制完成了这套国球工艺品,他马上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本月初,他的专利终于被批准了。
看着自己7年的心血被肯定,闫家振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知道,这套象征着国球精神的工艺品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所有中国人。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他希望将国球工艺品捐出,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对奥运会的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