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陈尚义、81岁的张兰英夫妇17年间收养了42个弃婴,如今身边只剩下8个,当地民政最近接管了他的抚孤事业——拾荒老人和最后8名孤儿将有新家“拾荒老人不会再收养孤儿了,他和他的最后8名收养孤儿将被福利院接过去。”《公益时报》7月1日获悉,甘肃定西民政将改变无福利院的现状,不让孤儿再流落社会。两位高龄老人和孤儿之家甘肃省定……
82岁的陈尚义、81岁的张兰英夫妇17年间收养了42个弃婴,如今身边只剩下8个,当地民政最近接管了他的抚孤事业——
拾荒老人和最后8名孤儿将有新家
“拾荒老人不会再收养孤儿了,他和他的最后8名收养孤儿将被福利院接过去。”《公 益时报》7月1日获悉,甘肃定西民政将改变无福利院的现状,不让孤儿再流落社会。
两位高龄老人和孤儿之家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民主路24号一个离火车站不远的破旧小院里,82岁的陈尚义、81岁的张兰英老夫妇跟8名孤儿生活在一起。
从1988年到现在,17年间,陈尚义共抚养过42个弃婴。他本人在捡垃圾过程中捡到的有十四五个,其余则是当地民政局捡到送来给他抚养的。
今年5月份,相继有媒体报道了陈尚义17年抚养42名孤儿的事情。社会的关注改变了陈尚义和孤儿们的处境。
当然,不单是现在,陈尚义自1988年抱养第一个弃婴时就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垃圾堆、医院、火车站、汽车站,加上民政局委托抚养,42个孩子先后在陈尚义老人家中生活,他们几乎个个都是生下就病魔缠身,到目前为止,共有13个孩子先后夭折,21个被别人领走。在两位老人身边,现只剩下8个2岁半到12岁的残疾孤儿。
陈尚义老人也获得了“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省志愿者助残先进个人”等多个奖项和称号。
当地民政局给老人买了一台半自动洗衣机;受安定区民政部门委托抚养的孩子每月每人有74.5元补助;从1999年开始,政府开始发给两位老人每月57元钱的低保;政府还在近几年联系了国际慈善人士来资助老人每个月每个孩子80元钱的生活费;当地妇联、残联和很多学生还组织了献爱心的活动,老人及其孩子们的生活正在逐渐改善。
近来更是有人表示想领养无人抚养的孩子,有人积极捐钱捐物。老人说最多时一天收到了16张大概有十四五万元的汇款,捐款最多的一位观众给老人寄了10万元钱。
老人的希望是在破院子里盖起房子,一层出租,二层让全家10口人居住。
老人希望自己一直在孩子们身边,用爱心抚养他们成长。
“稀里糊涂”的民政寄养
但是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爱心人士们在捐款捐物的同时,也对当地政府的职能提出质疑:为何不是政府抚养孤儿,反而靠两名80余岁的老人行使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
用定西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廷福的话来说,“两位老人是在为社会、为政府承担了一种责任,一种压力,做了本该是民政部门做的事。”
那么地方民政部门为什么非得去委托两位老人抚养这么多孩子?民政部门应该做的为什么没有做到?
理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