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衣食住行 查看内容
今日焦点[第043期]肿瘤防治:保护环境远离癌症 2013-4-19 09:00
导语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第十九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保护环境,远离癌症”,目的在于倡导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让人们远离癌症。据报道,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途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80%的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中的化学、生物、物理因素以及其相互交织,可产生对人体间断或持续的反复侵袭。

人为什么会得癌?

癌细胞都是从正常细胞转化而来,比如病毒、射线、化学物质刺激你的正常细胞,让它突变成为了癌细胞。而人类寿命的延长,恰恰给这种突变制造了机会,人活得越久,细胞衰老变异的机会越大,异常过度生长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所以说,人活到一定年龄之后,得癌的趋势就会越来越大。年龄可以说是癌症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大家总以为古时候的人不得癌,其实他们还没活到细胞能发生变异的年龄,就因为其他原因死亡了。

家族中有人得癌 你受影响的风险有多大

癌症是细胞中的DNA发生了变异,DNA是遗传的基础物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癌症是和遗传有关的。那是不是意味着癌症患者的下一代都会得癌?显然不是的,癌症也分“遗传型癌症”和“非遗传型癌症”。

首先,癌基因也分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只有显性基因才会起作用。如果很不幸,你遗传到了显性基因,但这个基因想要在身体里捣乱,还得需要你的“配合”——比如坏的生活方式——不良基因+外界刺激,二者相互作用才会造出癌细胞来。

一个癌细胞是不会让你得病的,当人体的癌细胞数目超过100万个时才会出现癌症的症状。幸好人类的身体里还有抑癌基因的存在,负责跟癌基因进行战斗,如果抑癌基因战败,或是本身也有毛病,癌症才会找上门。通俗一点说,遗传只是让你“底子薄”,真得癌了还是因为你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够好。

具体到不同的癌症,遗传风险也不同。目前认为遗传风险比较高的癌症包括:乳腺癌,如果母亲或姐妹曾患乳腺癌,本人乳腺癌的发病几率会比一般女性高3倍;结肠癌,如果父母患有因多发性结肠息肉瘤导致的结肠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甲状腺髓样癌更是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这类基因的携带者90%以上要发展成癌症。另外,肺癌、胃癌等虽然是生活方式癌,但也有观点认为他们有一定的遗传性。

判断是不是遗传型的癌症,有两点可以参考。如果30岁以下得癌,有可能是跟遗传有关系;如果一个人得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癌症——比如既得了胃癌,又得了乳腺癌——也可能跟遗传有关(如果只得了一种癌,然后转移到身体其他器官,则不属于这种情况)。

环境因素可能比遗传因素更易引起癌症

一项欧洲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癌症的发病过程中,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可能比遗传因素的作用更大。

研究人员对来自丹麦、瑞典和芬兰的44,788对双胞胎进行了研究。他们选择双胞胎是因为同卵双生双胞胎获得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异卵双生双胞胎则至少有一半的遗传物质相同。如果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癌症而另外一个没有,那将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认定这种疾病并不是严格的遗传病。最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遗传基因对多种类型的癌症病变影响很小,相反,环境因素似乎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各种非遗传因素,”美国癌症协会遗传流行病学家Heather Spencer Feigelson博士说。“包括如吸烟、饮食习惯和锻炼习惯、生殖特点、传染物以及用药等在内的一些重要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比人们意识中的环境因素的范围如杀虫剂、空气污染或有毒废弃物还要广泛的多。”

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的美国癌症学院的罗伯特N.胡弗博士在对斯堪底纳维亚人的研究之后发表的一篇评论中说,这项研究会很容易地消除人们常见的一种误解--“公众认为遗传影响不可避免的宿命论。”Feigelson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许多人认为“如果你有家族遗传病史,那你肯定是在劫难逃了,”他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研究人员证实,只有少数几种癌症看上去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包括乳腺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但他们说,即使在这些被研究的人群中,双胞胎的两个都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也并不是特别大。研究人员并没有查看双胞胎中每个人的基因结构,因此他们还不能评估环境诱因存在时有多少基因会对致癌产生影响。他们认为,如果斯堪底纳维亚的环境因素与其它地区不同,那么因遗传患癌症的几率也会有所不同。研究人员也同样没有研究采取预防措施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如,如果双胞胎中的一个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可以对另一个进行隔离鉴别并采取癌症前期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发癌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癌症已经被很多科学家定义为生活方式病,目前从我们国家癌谱发病情况来看,排前十位的癌症包括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等等,都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

如果对致癌原因做一个细分,第一位的就是生活方式,已经有确切的研究数据显示,75%的癌症与生活方式相关。其他的家庭史、感染病毒、药物、环境污染、食物污染,这些都差不多,但每个地区、每种癌症会有不一样的诱发因素和危险因素。

哪些生活方式容易诱发癌症呢?吸烟是很明确的诱发癌症的因素,缺少运动、肥胖也已经确认会增加癌症风险。此外,心理压力大也是一个诱发因素,它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有一个著名的实验,科学家把十只小狗分成两组,一组放在安逸的环境里,另一组不停地被制造焦虑感,半年以后心理压力大、焦虑感强的一组,6只里4只得了癌症,解剖发现T细胞活性下降。说明心理压力是诱发癌症一个很重要的外界因素。另外,作息不规律也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一点。作息不规律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的发生率,比如过劳死,但是因为作息不规律而导致癌症的研究文献,目前还没有看到。

改善环境要从身边做起

(一)警惕三大室内“元凶”

1.挥发性有机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三氯甲烷、甲醛。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材料的释放、生活燃料的燃烧、汽车内饰及室外污染。此外,家用化学品应用广泛,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杀虫剂和染发剂与儿童白血病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2.室内物理因素:指非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电冰箱、移动电话。

3.室内放射性污染:如来自建筑材料的室内氡污染。影响室内氡含量的因素除了释放源的释放量外,室内密闭程度、空气交换、室外温差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尽量减少家装污染

1.控制污染源。要预防家庭装修过程中的室内空气污染,首先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染少的装修材料,是降低室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的有效措施。

3.植物净化。有些用来点缀居室环境的绿色植物,是净化室内空气的利器。如常青藤、铁树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居室内种植吊兰、芦荟等植物可吸收甲醛,但需注意的是植物吸附的单一性及局部性。

4.活性炭吸附有害物质。活性炭内部结构的多孔性使其表面积很大,这些小孔又相互连通,决定了它较强的吸附性,通过分子间的引力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到内部,不会对室内空气产生二次污染。

5.空气互换法。室内外空气互换速率越高,降低室内产生的污染物的效果就越好。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的空气污染物,使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低,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六种癌症预防措施要坚持

1、戒烟限酒,吸烟是很多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有20%-30%的癌症与吸烟有关,特别是男性肺癌,与吸烟数量及年数成正比。烟雾中的烟焦油、苯并芘、亚硝类等有害物质具有致癌启动性,不通风环境烟雾可使被动吸烟人患肺癌风险增大。还要减少与污染空气、石棉、苯等物质的接触。同时,大量饮酒造成的酒精肝目前已和乙肝争夺肝硬化肝癌祸首之魁。

2、了解家族癌症史,临床中,约5%-10%的肿瘤与遗传有关。癌症不会直接传染,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癌症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但恶性肿瘤遗传现象的存在,并不是说父母像遗传形象特征一样把肿瘤直接遗传给了儿女,遗传的仅是对恶性肿瘤的易感性。有调查表明,乳腺癌、卵巢癌、肠癌是遗传比例最高的三大肿瘤。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新鲜的食品中多含有亚硝胺,而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同时水果中的果胶、黄酮等物质具有防癌作用。还要做到饮食力求清淡,清淡意味着少油少盐,少吃或者不吃快餐。盐能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使胃黏膜的屏障机能丧失,致癌物质极易入侵造成胃癌的发病率提高,所以腌腊食品也要少吃。

4、每年到正规医院体检,癌症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而中晚期的治愈率只有10%~20%,甚至更低。这条建议的意义在于,提醒大家不要有病了才找医生,即便没病,也应该至少每年一次找医生沟通自己的身体状况、取得建议,或者到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有条件的应该每年做一次肿瘤专科体检。

5、适度的体育锻炼,运动防癌已成共识。几乎在所有防癌建议中,都有这么一条:规律运动。通常的建议是:强度不需太高,别把运动当任务,要有规律,能够坚持,不能有压力,以做完之后感到愉快为准,这种运动方式最能提升免疫功能。适度晒太阳。

6、避免不必要的雌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核心是“替代”,即补充作用,缺乏的人需要补充,不缺乏的人应用雌激素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为过量的雌激素会打乱身体内分泌平衡,引起不良后果,如乳房胀痛、腹部酸胀有下坠感等,甚至增加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风险。

推荐12种不花钱的预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1、最少开窗半小时

很少有人知道,装修污染除了甲醛外,还有一种很强的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它一般藏在花岗岩、水泥、瓷砖里,沿着这些地方的裂隙扩散到室内,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时间长了,就会诱发肺癌。

其实,只要每天开窗半个小时,氡的浓度就可以降低到与室外相同。另外,天然气燃烧后也会产生氡,所以厨房烧水时,最好打开窗户,关闭与居室连接的门。

2、用干毛巾擦背

日本曾掀起过一股用干毛巾擦背的热潮。东京大学副校长水野教授研究指出,这可以起到防癌作用,因为摩擦受热会激活背部皮下肌肉组织里一种细胞,能起到吞蚀并破坏癌细胞的作用。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不管是搓、擦还是挠背部,都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或者用干毛巾两端,直式、横式反复摩擦整个背部10分钟左右,直到皮肤通红发热为止。

3、就着葱蒜来吃饭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最低的省份,是葱蒜种植大省山东。长江以北胃癌死亡率最低的4个县中,第一位的是山东苍山县,那里人均每年要吃掉6公斤大蒜。这和大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体内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

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风险会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气充分结合后才会产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稳定,一旦遇热很快会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将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凉拌菜中。

4、喝豆浆可防“女性癌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指出,常喝豆浆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大大降低。这是因为豆浆中有一种很像雌激素的物质,叫“大豆异黄酮”,能起到以假乱真的作用,和抗癌药物的机理非常相像。它对所有和雌激素有关的癌症都有预防作用,比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但已经患有这些癌症的人最好不要喝豆浆,以免对癌细胞形成刺激(豆浆最好喝自己磨的,街上卖的很多是用豆浆粉冲的,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很低)。此外,患有消化性溃疡、胃炎、痛风的人也要少喝。

5、每天走路1小时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告诉大家,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或者每周散步四小时,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也发现,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几率。这是因为胰腺癌和身体热量过高有关,走路可以消耗热量,可直接预防胰腺癌。

此外,运动后出汗可使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随汗水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6、每天喝6杯水

世界上最权威的医学杂志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表明,每天喝6杯水(每杯240克)的男性,患膀胱癌风险将减少一半,女性患结肠癌风险将降低45%。这是因为喝水可以增加排尿、排便次数,把其中可能刺激膀胱黏膜、结肠的有害物质,如尿素、尿酸等排出体外。4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隔两三年查一下肠镜,如果有息肉,早点发现能减少其癌变几率。

7、晒15分钟太阳

在最便宜的防癌处方里,晒太阳算是做到了极致,不用任何花费,就能通过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维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

为避免暴晒增加皮肤癌风险,每天只要晒15分钟太阳就足够了。

8、每天4杯绿茶

爱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费9年的时间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将癌症风险降低4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韩驰教授对茶叶的防癌作用进行过17年研究,他发现乌龙茶、绿茶、红茶对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有不错的预防作用。其中,包括龙井、碧螺春、毛峰在内的绿茶效果最显著,其防癌成分是其他茶叶的5倍。

不过,茶水最好不要喝太浓太烫的,否则会影响其防癌效果。最佳饮茶温度应该是60摄氏度左右,茶水浸泡5分钟后,其中有效成分才能溶在水里。

9、一口饭嚼30次

有调查证明,吃饭老是囫囵吞枣的人,患胃癌的几率比较高。而多咀嚼可以减少食物对消化道的负担,降低患胃肠道癌症风险。

此外,美国佐治亚大学实验发现,唾液有很强的“灭毒”作用,能让导致肝癌的罪魁祸首黄曲霉素的毒性,在30秒内几乎完全消失。

因此,按照一秒钟咀嚼一次来计算,一口饭最好嚼30次,才具有防癌作用。

10、睡够7小时

美国癌症研究会调查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高47%。这是因为睡眠中会产生一种褪黑激素,它能减缓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产生,从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最好晚上10点半前就开始洗漱,做好睡前准备工作,保证11点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

此外,德国睡眠专家指出,中午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打个小盹,也能增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跃性,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11、少吃点糖

癌细胞最喜欢的“食物”就是糖。

日本《怎样防治癌症》一书中指出,当血液流过肿瘤时,其中约57%的血糖都会被癌细胞消耗掉,成为滋养它的营养成分。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指出,每天只要喝两杯甜饮料,患胰腺癌的风险就会比不喝的人高出90%。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主任、美国癌症基金研究会会员郝继辉表示,最好少吃或不吃含糖食品。国际上一般认为,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应在50克内。

12、吃肉时喝杯红酒

用来酿造红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种物质叫白藜芦醇,对消化道癌症有一定预防作用。

另外,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对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的推荐食用量是每周500克左右,吃得过多,就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不过,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吃肉的时候喝杯红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里分解为有害物质。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热焦点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最近有微信、微博称,5名丹麦女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些水芹种子分别放在有WiFi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的镜头:老人用折耳根(鱼腥草)炖汤,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暗访位于成都天回镇的群英光明厨具砧板厂后发现,该厂的厂名并未
阅读其他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我们都听说过“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说法,随着春天的到来,不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朋友玩热了,就开始猛吃冰棍解暑,吃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个的好季节,研究表明3~5月是儿童长得最快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却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于天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春季的天气变幻多端,使得人们的衣服脱脱穿穿,由于天气的变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311-89259120
责编:程仓瑞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