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西安进入老龄化城市。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养老问题已成为老百姓关心的一件大事。大部分人对西安目前的养老状况知之甚少,对自己的“老境”心存忧虑。在西安市老龄委福利处,处长贾军孝向记者介绍了西安的概况:西安养老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机构养老床位不足,有些养老机构设施、服务不到位,社区工作还没有全力开……
2000年,西安进入老龄化城市。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养老问题已成为老百姓关心的一件大事。大部分人对西安目前的养老状况知之甚少,对自己的“老境”心存忧虑。在西安市老龄委福利处,处长贾军孝向记者介绍了西安的概况:西安养老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机构养老床位不足,有些养老机构设施、服务不到位,社区工作还没有全力开展等等,但较之过去,起色很大。政府对养老工作十分重视,有些区已积极创新尝试,出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举措。比如,未央的“政府埋单,送时服务”、“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社区托老”等等都形成气候,未央的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已被民政部评为示范单位;灞桥敬老院的临终关怀很有特色;莲湖区已在青年路街办开展养老试点……
总体而言,在政府和全体爱心人士的努力下,西安,未来将人人老有所养。
服务型社区日渐形成
大明宫街办雅荷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已形成规模。社区70岁以上老人20余名,志愿者队伍已达50余人。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社区居民。每个星期四,这些志愿者都会聚在一起,由社区统一派往需要帮助的家庭。他们帮老人打扫卫生,解决一些家庭事务或者陪老人聊天,给予精神慰藉。最初,老人对这些走上门来,埋头干活的志愿者还有点排斥,现在,他们已熟如家人,有些老人对社区工作者,对志愿者的依恋超过了子女。80多岁的王勤钵、徐视华夫妇住着一套180平方米的大房子,他们的子女工作都很忙,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一次。社区志愿者帮他们打理家务、买菜、处理一些事务。徐视华老人说“社区是我的靠山,现在有事了,我愿意求助社区而不是子女。”老人讲了几件事:一天晚上她感觉状态不好,就准备了住院所需物件,一大早就给社区打电话,希望有人陪同去医院,社区工作者马上赶到将她送至医院。可一检查,没什么大事,可以回家静养。本来她想给陪她去的同志打个电话,告知一下诊断结果,没想到本已在返回途中的两名同志又马上赶回去,将老人接回家。还有一件事是去年雪天的时候,家里的高压锅坏了,她给社区打电话,希望能打听一下维修点,结果社区主任自己跑到小寨给她换了一口新锅。徐视华老人说,这些志愿者来家里干活,不嫌脏,连便池都帮他们擦得干干净净。现在,有位同志天天帮着她买菜。
60岁的社区医生赵陇秀是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她说,用自己的特长给老人做一些日常保健、用药安全服务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在现实情况下,依赖子女或社会都不太现实,就应该形成一种新的养老格局:年纪轻的帮助年纪大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一代代形成习惯,人人老有所养。
雅荷社区的贴心服务还有一个特点:社区面向600多户家庭开通了全天候、全方位的“呼救通”服务体系,这些人家只要拨打社区电话,家庭信息马上可以得以显示,服务也会随后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