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老周有吸烟嗜好,三月前,老周感觉只要一走路长了,右腿就感觉疼,只能坐下来休息会儿再走。随着时间的推移,腿越来越疼,甚至连晚上睡觉时也会被疼醒,一摸脚冰凉冰凉的。俗话说有病乱投医,老周为了这个腿疼的病到过不少医院,有的说是骨关节炎,有的说是坐骨神经痛,吃了药也总不见好。最后,通过下肢动脉造影被确诊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右侧髂外动脉起……
49岁的老周有吸烟嗜好,三月前,老周感觉只要一走路长了,右腿就感觉疼,只能坐下来休息会儿再走。随着时间的推移,腿越来越疼,甚至连晚上睡觉时也会被疼醒,一摸脚冰凉冰凉的。俗话说有病乱投医,老周为了这个腿疼的病到过不少医院,有的说是骨关节炎,有的说是坐骨神经痛,吃了药也总不见好。最后,通过下肢动脉造影被确诊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右侧髂外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远侧血管变细,血流缓慢。后来通过球囊导管把狭窄的血管扩开,并在血管内放置了一枚金属支架,血管开通了,下肢血液供应得到了恢复。老周的腿不再疼了,生活起居也正常了。
河北省中医院介入科专家介绍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继发性血栓,引起的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该症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男性,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并与糖尿病、过度肥胖、长年从事案头工作和精神紧张等有关。据统计,世界上60岁以上者,有动脉硬化的约占79.9%,这其中15%至20%可能发展为动脉硬化闭塞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此病发病率在逐年增高。
该病症造成下肢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初期症状是下肢发凉、小腿肚或足部乏力、肌肉酸胀,走一段路后腿疼,休息后疼痛消失。晚期可造成下肢坏死而不得不截肢,使病人残废。该症初期症状很容易误导患者,使其认为腿疼是老年人常见现象,以为是腿骨、肌肉或坐骨神经的毛病,而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重视。另外,有些医生由于对外周血管疾病缺乏认识,将该症误诊为椎间盘突出、关节病等,从而延误了治疗。50岁以上的,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嗜烟的的中老年人,走路感觉腿疼时,一定要当心,应考虑做下肢动脉的检查,比如: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CT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检查可以排除是否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上述检查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直接看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程度和范围,它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是最直接、最明确的方法,,其的结论堪称是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这种检查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局部麻醉下,在大腿根部经皮穿刺该处的粗大的动脉(股动脉),再将一细管插入到动脉内,在注入造影剂的同时,进行X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