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衣食住行 查看内容
今日焦点[第134期]扒开洋奶粉的“马甲” 2013-8-6 08:34
导语

《新西兰先驱报》3日报道,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认定,在新西兰销售的5批婴儿奶粉产品可能受到污染。这一部门说,涉及的品牌是可瑞康(Nutricia Karicare)、产品是针对6个月以上婴儿的第二阶段配方奶粉。 国家质检总局对新西兰乳粉中肉毒杆菌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立即与新西兰驻华使馆取得联系,要求新方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问题产品影响中国消费者健康;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进一步加强新西兰输华乳制品的检验监管。国家质检总局称,将对此事继续给予关注。

新西兰“肉毒杆菌”乳品冲击波

2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这些产品有中国进口商涉及。

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4家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的企业名单: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00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原料乳粉208.550吨。

“恒天然”连续出现问题

恒天然集团3日在新西兰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更多此次在乳品中检出肉毒杆菌的详情。恒天然集团新西兰奶制品公司执行董事加里•罗马诺说,有3批浓缩乳清蛋白出现质量问题,这些产品是去年5月在新西兰本地一家工厂生产的,涉嫌被污染的产品总量为38吨。污染源是该公司在北岛怀卡托地区豪塔普工厂的一根受污染的管道。恒天然集团表示,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浓缩乳清蛋白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的菌株,有可能造成食用者中毒。据介绍,这种浓缩乳清蛋白被广泛用于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中。而事实上,这已经是这家跨国乳业巨头今年第二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了。

就在今年1月,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宣布,恒天然集团生产的奶粉中曾被检测出含有微量双氰氨。同时,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1月25日证实,约5%的新西兰牧场使用含有双氰胺的化肥培育草场,每年使用2至3次,因此部分新西兰乳制品可能含有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

乳制品是新西兰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其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年出口额约为84亿美元,占新西兰总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乳业巨头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90%的奶源。而我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我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

“消毒”措施紧急启动

据了解,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肉毒杆菌在不正确加工、包装、储存的罐装的罐头食品或真空包装食品里,都能生长。肉毒杆菌芽孢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180℃下干热5-15分钟,100℃下湿热5小时,或121℃ 高压蒸气30分钟,才能杀死肉毒杆菌芽孢。
而人体在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引起中毒后,临床上以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虽然恒天然集团解释称,一般的乳制品如鲜奶、奶酪、酸奶和经过超高温消毒的牛奶产品,不会受到影响,且目前还没有收到问题产品引发的健康问题报告,但受波及较大的中国已经开始采取紧急的“消毒”行动。

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上海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局,立即开展对新西兰浓缩乳清蛋白粉肉毒杆菌问题调查,布置进行系列检验检测,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4日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约谈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3家受肉毒杆菌污染企业相关负责人,要求尽快查明情况、分析原因,迅速采取措施,立即停止销售并召回问题原料加工的全部食品。

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4日发布声明称,多美滋已经启动产品追溯系统,根据恒天然提供的信息,多美滋已查明部分优阶贝护和多领加二阶段产品有可能受到影响,共涉及12个批次。多美滋称,其中部分产品已经被迅速封存,并未流入市场。同时启动召回程序,对上述产品实施预防性召回,并全部销毁。多美滋还在声明中公布了12个批次的批号,具体召回方案将在多美滋官网另行发布。

记者4日也从上海糖业烟酒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于2012年12月进口了该批次原料,共计4.8吨。作为贸易商,上海糖酒将原料进口后送至其他企业,也有检测过程,需要时间,因此这些原料全部尚未进入生产。公司目前已经将所有原料进行封存。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娃哈哈对使用该乳清蛋白的产品的出厂检测记录进行了复查,未发现肉毒毒素,娃哈哈目前已委托国家权威机构,对产品留样进行肉毒梭状杆菌及肉毒毒素的检验,涉事产品召回也已经同步展开。

洋奶粉乱象:进口奶粉八成是“假洋鬼子”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披露,目前国内在售的洋奶粉品牌中,有80%是国内企业贴牌生产的“假洋鬼子”。另有一些品牌的奶粉,只是在国外注册、生产,专供中国市场,在国外不为人知。

名为洋名,产地在中国

究竟什么是“洋奶粉”?一些消费者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所谓洋奶粉,奶源应来自国外,品牌应该在国外或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那种进口奶源、起个洋名却在国外根本没有销售的产品,不能算作洋奶粉。不少消费者发现,一些品牌奶粉宣称产地英国、荷兰、新西兰、澳洲等地,名字起得洋气十足,可是再往外包装下面看,这些洋气的奶粉,生产商为湖南、广东、山东等地。

就在4月份,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出口协会公布的数据更令人吃惊: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来自新西兰的配方奶粉多达200多个品牌,但真正新西兰本土企业的品牌并不多,目前只有6个企业的20多个品牌销往中国市场。
“这个数据比较靠谱”,一家新西兰奶粉经销商告诉记者。据该人士透露,一些国产奶粉贸易商为迎合国人热衷洋奶粉心理,在国外注册公司和商标,回国进行广告轰炸,其实销售的是山寨货。由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乳业进入门槛低,原料价格便宜,一些中国企业在当地注册一个品牌,就可以找个代工企业“挂牌”生产,注册的品牌专供中国市场,并不在国外销售。有的企业是进口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的奶粉后,回到国内再二次灌装。这些号称原装进口的奶粉品牌,特点就是只能在中国找得到,国外根本没这个牌子,而且价格虚高。乳业专家王丁棉曾表示,一些“贴牌”奶粉进入中国的成本价每罐只有80元至100元,但其终端售价却超过了300元乃至400元。

贴牌洋奶粉 多来自新西兰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官方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奶粉24万吨,同比增长23.7%。其中,新西兰是我国进口奶粉的最大来源国。一季度,我国自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为22.8万吨,同比增长35.8%,占所有进口奶粉总量的95%。奶业专家王丁棉指出,贴牌洋奶粉主要集中在欧洲和新西兰,以新西兰为主。

国际无销售 特推中国市场

某新西兰奶粉经销商徐女士指出,贴牌洋奶粉的品牌一定是在国外注册,但并非全部是国外奶源国外加工;几乎全部不在国际上销售,特推中国市场。市场上的贴牌奶粉有三种生产方式:第一类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外加工,这是人们理解中的进口奶粉;第二类是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内加工,这种是人们理解的进口奶源;第三类则是在注册了洋品牌之后,却使用国内奶源在国内加工而成。业内人士麦先生指出,中国的生鲜奶成本价是全球最贵,大约每吨四五千元,而新西兰成本价每吨却只有两三千元,这与彼此的养殖资源优势有关,“谁会选择成本价最高的原材料呢?从利益出发,选择国外奶源在国外加工是最简便最便宜的方式。新西兰的生产商们早有一套成熟的模式,从奶源到加工一条龙服务。”

“贴牌洋奶粉”何以得宠

1.总有些消费者需要进口奶源

资料显示,国内在2010年前后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乳制品企业清理整顿。截至2011年7月,有432家企业被注销生产许可证,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奶粉企业只有117家。然而,奶源的“开源”更为抢眼。目前,进口奶源已经占到贝因美总产量的15%。作为国产乳企行业龙头,为何会加入到海外“淘奶”大军?一乳企的负责人黄焘表情有些复杂:“在中国,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总有一个层次的消费者是需求进口奶源的,这我们不能完全忽视。”

2.从国外进口奶源是很好的路子

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经过一番掂量,雅士利国际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利钿做了一个同行看起来非常“激进”的决定,即弃用国产奶源。尽管此前该公司已在山西和黑龙江等奶源主产区建立了工厂,但是雅士利还是毅然奔新西兰奶源而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我们稀缺的为什么不去进口呢?” 张利钿说,“从国外进口奶源是很好的路子。”

记者了解到,雅士利并不是孤本。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起多家中国企业都到国外寻找奶源。先是娃哈哈到荷兰委托企业贴牌生产,再是光明乳业以3.82亿元收购新西兰Synlait乳业公司51%的股权,随后澳优也以1600万欧元收购荷兰一家乳企51%的股权,圣元在去年投资7亿元在法建设10万吨奶粉工厂。

3.我不会回避国内奶源

“我们会明确告诉大家,启用的是国内奶源,而且我们还要接待一大批来参观的妈妈,也不会回避这点。”明一国际董事长陈光耀对本报记者如是说:“除了奶粉生意,我没做其他的事情。”“其实国内奶源控制得很好,并不比国外差。”明一的一位高管说,企业始终才是内控的标准。按照我国原料奶国标,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是200万,“我们长期以来收奶的标准是20万。”在明一高管看来,要使用国产奶源关键是“完全可以由自己控制”。

4.消费者、管理者都有“食品恐慌症”

官方说99%的奶粉合格,但大家都不想买到那1%。你怎么看?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实际上产品的检验还是有漏网之鱼的。所有食品的抽检都属于抽样检查,不像汽车、手机是一台台地检。一般来说,按照时间段取样,例如半小时取多少个样检验。漏网的就是那些抽样没被抽到的产品。这就导致出厂都是合格的,但是在市场上就被检出有问题。前年加去年,国家质检部门对乳制品抽检超过了12万次,平均下来一天至少检200个样品,这还没有算工商的抽检、卫生系统的风险监测。作为企业,留样、抽检记录应该要完整。

到底国产奶粉检测些什么?

宋昆冈:按照我国的新规定,每个生产厂都要配备检验中心,即使它们离得很近,世界上最高配置的设备在中国乳企的检验中心都有。所以,我们的检验设有对微量元素、农残、兽药残留、营养素的检测项目,一个样品要检测64个项目,测下来应该不少于1.4万元。现在奶粉为什么贵?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检测项目多,甚至比一些国外要求的还要多,而且是每批次都要检。我觉得现在消费者和管理者普遍有“食品恐慌症”

贴牌洋奶粉质量可靠吗

对于贴牌洋奶粉的安全性,目前业内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正方:奶源、加工皆无问题

在从事乳业工作近10年的专业人士麦先生看来,贴牌洋奶粉的质量无须担忧。“奶粉在海外代工,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代工企业在生产奶粉时不敢乱来。假如在这个过程中动手脚,问题奶粉在两国过关时都会遭遇拦截,它不可能进得了国门。假如是进口奶源国内代工,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国标严格,谁还敢胡来?如果消费者质疑,只要将奶粉送检,好坏立现。”麦先生认为,贴牌洋奶粉唯一值得诟病之处在于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这些贴牌企业穿上“洋马甲”以求得中国消费者认同,但实际上,这产品只在中国卖。

反方:品牌注册易无监管

对此,知名奶业专家王丁棉则质疑,“谁能保证它绝对没问题呢?”记者从业内人士口中了解到,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卖奶粉”,只要他口袋里有钱,注册一个商标即可,哪怕从未涉足这个行业,也完全没问题。在澳大利亚,注册一个婴幼儿奶粉品牌的商标最低仅需7000元,一年半内即可办妥,甚至也不需要在国外有资产或注册公司;在新西兰也是同样情况。生产奶粉有两大要素必不可少:原材料和配方。在新西兰,个别代工厂甚至可以不需要提供配方,你只需要负责下单,然后坐收成品准备贴牌即可。

王丁棉提出他的担忧: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生产商随时可偷换原材料,产出的奶粉并无安全问题,但难保与预期一致。“比方乳糖,原本你计划生产的奶粉是要添加乳糖,人家却给你用了便宜两三倍价格的麦芽糊精,它是易被人体吸收的淀粉,无毒,但小孩吃了容易发胖。所有材料都分级别,如果对方用低级材料替代高级材料从中获取利益,品牌商又从何得知呢?”

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对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做了新的规定。

首先,首次进口乳品须经风险评估。据了解,我国对首次申请进口的国家及其产品须进行风险评估,只有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国家的产品方准进口。新规规定,首次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或者地区,其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兽医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体系、安全卫生控制体系、残留监控体系、动物疫病检测监控体系及拟对中国出口的产品种类等资料。国家质检总局依法组织评估,必要时,可以派专家组到该国家或者地区进行现场调查。经评估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确定相应的检验检疫要求,允许其符合要求的相关乳品向中国出口。

其次,首次进口乳品须全项目检测。新规规定,企业首次进口的乳品必须实施“全项目检测”。每批进口乳品必须附带有产品的检测报告。首次进口的乳品,应当提供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项目的检测报告,包括食品中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的标准。首次进口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基粉原料,报检时还要提供微生物、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项目的检测报告。

如何识别“洋马甲”

王丁棉给消费者支招:第一看QS生产许可标识,如果外包装上有这个标识,则这款奶粉很可能是国内分装的;第二看产地,一般产地标注信息具体到某个城市的,通常是国内分装,这是国内产品标识的习惯,而进口产品通常只标注国家;第三看中文标识,一般如果有“采用进口奶源”标识的是国内分装,有“国外原装进口”的可能是国外进口,但也并非100%如此;第四是看条形码,条形码的前缀也可以成为判断奶粉产地的依据之一,比如690~695是中国,76为瑞士,93澳大利亚,93新西兰等。

不过,王丁棉指出,以上依据都可以作为参考,却并不是绝对,比如市场上同样会存在标着“原装进口”,但实际却不是真正原装进口的奶粉,再比如条形码只代表注册地,并非产品原产地,而且条形码也有可能造假。所以,要想完全判定一个进口奶粉的版本确实有难度。

相关链接:网络经销商强调公司正规手续齐全

同实体孕婴店相比,网络电商似乎是更大的洋奶粉交易平台。在淘宝网搜索“新西兰奶粉”,结果显示有6341件符合条件的商品。其中,纽瑞滋、惠氏、倍爱、康宝瑞、雅士利、培芝、哺尔等20余个品牌的产品描述显示,其是“新西兰原装进口”或“新西兰进口奶源”。

对于新西兰奶粉出口协会的声明,一位品牌卖家表示,“这个您可以放心,我们所有的手续齐全,品质保证。我们卖了这么多,客户都很喜欢,肯定没有质量问题,都是手续齐全的正规公司。”

洋奶粉部分证明文件

■向中国出口的乳品,应当附有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

■证书应当有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印章和其授权人签字,目的地应当标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口乳品的进口商应当保证其进口乳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公布其进口乳品的种类、产地、品牌。

■进口需要检疫审批的乳品,应当提供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涉及有保健功能的,应当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许可证明文件。

■标注获得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的,应当提供经外交途径确认的有关证明文件。

■进口预包装乳制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提醒:

1岁内婴儿最易受害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在不正确加工、包装、储存的罐装食品或真空包装食品里都能生长。是目前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

据央视新闻微博称:不管国内或国外,奶粉生产中,肉毒杆菌不作为必检项目。专家称,肉毒杆菌芽孢更易在1岁以内的婴儿肠道里面发芽,释放出毒素,有可能导致婴儿的神经麻痹。在临床上,这种感染非常罕见,很可能会延误诊断,造成更大的伤害。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热焦点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最近有微信、微博称,5名丹麦女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些水芹种子分别放在有WiFi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的镜头:老人用折耳根(鱼腥草)炖汤,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暗访位于成都天回镇的群英光明厨具砧板厂后发现,该厂的厂名并未
阅读其他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我们都听说过“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说法,随着春天的到来,不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朋友玩热了,就开始猛吃冰棍解暑,吃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个的好季节,研究表明3~5月是儿童长得最快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却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于天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春季的天气变幻多端,使得人们的衣服脱脱穿穿,由于天气的变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311-89259120
责编:刘光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