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老年人调查统计发现,30岁的肾虚率为58%,40岁为71%,50岁为80%,60岁为90%,70岁为95%。相应的,近年来,中老年人慢性病,如心肌梗死、冠心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成倍上升,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对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整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范围涉及神经、内分泌、泌尿、呼吸、代谢、骨骼、遗传等多个方面,几乎所有的老年慢……
对中老年人调查统计发现,30岁的肾虚率为58%,40岁为71%,50岁为80%,60岁为90%,70岁为95%。相应的,近年来,中老年人慢性病,如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成倍上升,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对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整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范围涉及神经、内分泌、泌尿、呼吸、代谢、骨骼、遗传等多个方面,几乎所有的老年慢性病都和肾虚息息相关。
冠心病与肾虚
中医认为冠心病主要是心脉癖阻,而心脉瘀滞的内因是年老体衰,心肾不足,心主血脉,血脉主要靠心气心阳的推动。由于年老肾虚或年盛未老而肾气已亏,久病肾阳不足,不能鼓舞心阳,心阳不振,血脉失其温运,则凝滞不通,发生心痛。故心、脾、肾诸脏亏为该病之本,以补为通,尤以补肾为主,寓通于补,使其气血调达,心不失养,是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基本原理。
肾虚与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活习惯改变、环境因素等的影响,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以先天不足为主要原因,如《灵枢·本脏》中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而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则五脏失养而柔弱。故肾虚在糖尿病的发病中居重要地位。肾虚与骨关节疾病中医学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隶属于“痹病”、“萎证”等范围。许多骨伤科传统流派也称之为膝内伤筋。中医学观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同肝肾亏虚,风寒湿邪感受和劳损有关。古代医籍中“运行劳倦”可理解为长期的劳损,为关节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内经·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论述,强调了发病的外因,临床上可以见到患者所处环境对病情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症状。内因方面以肝肾虚损学说为主流,《内经·痿证》中有“肾气热则腰背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之说。肝肾同源,肾主骨,肝主筋,肝虚损于临床所见膝关节骨关节炎多为中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和关节内外软组织退变症状的观点是一致的。
前列腺增生(肥大)症与肾虚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性激素平衡失调所致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常见症状是排尿困难、排尿次数增多、排尿无力、变细、排尿不尽、甚至有点滴不畅,中医认为肾气虚导致肾精不足,脾气亏是本病的致病根本。精气亏虚,五脏皆虚,邪气乘虚而入,致使三焦气化不利,膀胱水道不通而产生上述症状,故治疗方法是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老年便秘 根在肾虚便秘已与大部分老年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当便秘成为“习惯”,其所带来的痛苦与麻烦就非同小可了。
中医认为,老年人便秘的根本原因是肾气虚损。根据中医的脏象学说,便秘虽属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但最终还是由于肾虚造成的。肾开窍于二阴,主二便,大便的传导须经过肾气的激发和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老年人由于久病或年老,肾精逐渐衰退,肾气不足以温煦推动大肠的排便,使大便传送无力,粪便滞留,进而引起便秘。肾虚若不能及时地治疗就会形成习惯性便秘。因此,治疗老年便秘要从补肾入手。参茸倍力胶囊具有很好的补肾功效,能增强大肠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起到很好的润肠通便的功能。长期服用,能从根本上治疗老年便秘,解除老年朋友的难言之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