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衣食住行 查看内容
今日焦点[第154期]鲜红枸杞硫磺熏 伤肾又伤肝 2013-8-29 08:51
导语

自从国家食药监局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整治以来,“硫磺贝母”、“纸制藏红花”等一些被黑心商家加工过的中药材纷纷曝光。而最近,枸杞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央视最近针对枸杞做了一番调查,药房购买的枸杞硫磺含量在规定范围内,药材交易中心的枸杞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而一些颜色鲜红的枸杞则是由超标的硫磺熏制而成,长期服用将会损害肝脏。

颜色鲜艳的枸杞二氧化硫超标约百倍

央视最近一期《是真的吗》节目中,针对枸杞做了一番调查。采访人员分别在药店、土特产铺、食品公司,以及多个药材交易摊点上购买了枸杞,其中还有“神秘男子”推荐的颜色特别鲜艳的枸杞。经过检验中心检测以后发现,药房购买的枸杞硫磺含量在规定范围内,而药材交易中心的枸杞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而从“神秘男子”手中购买的枸杞,二氧化硫含量更是超标约一百倍,令人咋舌!值得注意的是,这超标百倍的枸杞,不但颜色比其他的枸杞更为艳丽,价格也便宜了不少,而且靠近鼻子就能轻易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的几家超市,作为老百姓都知道的养生保健食物,枸杞的品牌很多,既有散装称量,也有精美的盒装产品。产地基本来自宁夏,价格随着包装的精美程度各有不同。在新街口的几家药房,也有枸杞出售,与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枸杞基本都是盒装或者瓶装,价格也比超市里贵,一盒250g的枸杞售价70元。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药店售卖前要经过严格的检查,“这也是为什么药店会比超市卖得贵一点,我们这里质量有保障啊。”记者仔细观察了几种枸杞的外形,颜色差别不明显,分辨不出有没有经过超标硫磺的熏制,也闻不出哪种枸杞有很刺鼻的味道。

二氧化硫超标将破坏肝肾

现代快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根据国家标准GB/T18672-2002《枸杞(枸杞子)》中的规定,枸杞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50mg/kg,而且从今年6月底开始,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标准就已经开始实施,一旦发现中药材中二氧化硫超标,食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将有执法依据,对相关生产单位进行处罚。枸杞为何要用硫磺熏制?原理和贝母、菊花等中药材相似,因为熏制以后不但能够防虫,延长保质期,还能够提亮药材外观,使其看上去“卖相”更好。二氧化硫残留过量以后会有什么危害?医生和营养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将会损伤人体内粘膜,并且破坏人体的肝肾功能。

如何辨别枸杞的优劣和真假

据专业人士介绍,真枸杞一般具有的特征是:果实呈纺锤形或椭圆形,两端较小,略压扁表面色泽暗红而不鲜艳,有不规则皱折,略具光泽;顶端有凸起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果肉柔软,内含多数浅黄棕色扁肾形种子,味甜而没有酸味。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已于2004年5月发布公告,对枸杞的种植技术和生产加工技术应具备的质量技术条件做了要求,其中特别提到“严禁用硫磺熏制或染色加工”。但由于利益驱使,近年来滥用硫磺和色素染色枸杞的现象仍屡见不鲜。那么,消费者应如何辨别呢?

从颜色上辨别,鲜的枸杞子因产地不同而色泽有所不同,但颜色很柔和,有光泽,肉质饱满;而被染色的枸杞子多是往年的陈货,从感观上看肉质较差,无光泽,外表却很鲜亮诱人,所以,买枸杞的时候一定不要贪“色”。特别是染色的枸杞整个都是红色,连枸杞子蒂把处的小白点也是红色的,而正常枸杞尖端蒂处多为黄色或白色,用色素浸染过的枸杞蒂处则呈红色,用硫磺烘烤过的呈深褐色。由于用色素染过的枸杞特别怕水,建议大家在选购枸杞时可以把几粒枸杞放进水中,或者是故意用潮湿的手搓一搓,如果出现掉色,就说明用过色素。

从形状上辨别,宁夏枸杞和内蒙古枸杞都呈长圆形,但是宁夏枸杞泡水后会上浮,内蒙古枸杞会下沉,而新疆枸杞呈圆形,容易区分。这几种枸杞都以粒大饱满为上品。因为用白矾水泡过以后会使枸杞果粒变大,所以很多商家采用这种方法。但是明矾泡过的枸杞很好辨别,把这种枸杞对光照射的话,药材表面会有闪亮的晶点;另外“毒枸杞”摸起来黏糊点,天然枸杞则较干燥。

从气味上辨别,对于被硫磺熏蒸过的枸杞,只需要抓一把用双手捂一阵之后,再放到鼻子底下闻,如果可闻到刺激的呛味,那么就可以肯定被硫磺熏蒸过。

从口味上辨别,宁夏枸杞是甘甜的,吃起来特别甜,但是吃完后嗓子里有一丝苦味;而内蒙古、新疆等地的枸杞甜得有些腻,白矾泡过的枸杞咀嚼起来会有白矾的苦味,至于打过硫磺的枸杞,味道呈现酸、涩、苦感。

正规枸杞也有质量优劣之分

如果都是正规的枸杞,那也会因产地与加工方法的不同,质量出现高低之分。一般特级品种的枸杞颜色呈暗紫红色而且均匀,没有黑头;而质量差的枸杞颜色红得很不均匀,而且有很多黑头。

由于地理气候条件不同,各地枸杞的品种和外观也不尽相同。新疆枸杞个头圆,含糖量高,颜色发紫,泡水后水色红,易下沉;内蒙古枸杞粒大,显长圆形,味甜,色泽暗红,裸籽重,泡水微红,易下沉;河北枸杞比较瘦弱,长扁形,味甜而略酸;而正宗宁夏枸杞粒大、肉厚、皮薄,味甘甜、色鲜红,泡水清淡,裸籽轻,泡水易上浮,药效高。

除产地不同外,枸杞的质量还取决于加工方法的不同。目前枸杞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烘干,一种是晒干。烘干的加工量大,成本相对高,但时间短,可较好地保持枸杞的营养成分;晒干就是利用太阳光,把大多经过处理的枸杞晒干。烘干的颜色很浅,没有自然晒干的颜色那么新鲜,但是晒干的枸杞往往营养价值没有烘干的高。

枸杞虽好不可过量食用

工作中经常使用电脑,会造成眼睛的干涩、血丝、怕光,流泪,甚至红肿。眼睛疲倦的原因一般与眼泪的分泌有关,这要引起你的重视,并要加倍保护眼睛,而如果能在饮食中加入一些营养眼睛的食物,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枸杞子清肝明目的疗效大家早已知道,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A、B1、B2、C、钙、铁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

枸杞子的三种食疗配方:

1. 枸杞子+米:煮成粥后,加入一点白糖,能够治疗视力模糊及流泪的现象。

2. 枸杞子+菊花:用热水冲泡饮用,能使眼睛轻松、明亮。

3. 枸杞子+猪肝:煲汤具有清热、消除眼涩、消除因熬夜出现的黑眼圈。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及润肠的功效,能改善眼睛肿痛、红赤多泪,防止视力减弱。

很多人喜欢用枸杞子泡水、泡酒或煲汤,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认为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耐寒暑”。所以,它常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枸杞子“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即脾胃虚弱、腹泻、炎症发烧的患者,莫乱吃枸杞,否则滋补不成,反而对健康不利。此外,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食肉的人群,也最好慎食枸杞子。国内最大的山货网站“山货吧”专家建议,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食用,枸杞子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

枸杞泡水季节不同功效各有不同

俗话说:“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与天地齐寿”。枸杞子是一味很好的滋补品,可清肝明目、滋阴润肺、滋肾益精。人们经常用它来泡水喝、煲汤、泡酒,或做菜。中医养生专家指出,枸杞子泡水喝,不同季节,功效有所不同。

中医认为枸杞子泡水喝有4大养生功效。

其一是滋阴明目,降肝火。常用电脑的人眼睛容易疲劳,用枸杞泡水喝,可以滋阴明目。在天气比较热时,泡水喝可除肝火。

其二是有利于睡眠,改善体质。

其三常喝枸杞茶,可充实正气,补气养血,还能壮阳,被益为“水果伟哥”。

最后一点也是女性为啥喜欢用枸杞泡水的原因,那就是美白养颜、抗衰老。这是因为枸杞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铁含量比牛肉高。天然的β胡萝卜素抗衰老、抗癌及预防日照皮肤损伤。因此,女性应常喝些枸杞茶。

季节不同功效不同

春季:常用电脑,眼睛容易疲劳,用枸杞泡茶,滋阴明目。取适量枸杞,洗净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0—15分钟即可饮用。泡前将枸杞切成两半,药效更好。

夏季:天气炎热,用枸杞泡水可除肝火。要想让枸杞的功效全发挥出来,最好方法是煎煮,即将枸杞放入砂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即可。

秋季:空气干燥,取适量枸杞洗净,与粳米一起煮粥,有很好的滋阴润燥效果。

冬季:冬季寒冷,人们需要抵御寒冷,取适量枸杞泡在酒中,浸泡7天后方可饮用。也可用枸杞泡水喝,同样可滋阴御寒、润肺抗燥。

喝枸杞茶有禁忌

“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与天地齐寿”。说明枸杞可四季常食,常食可益寿延年。然而,枸杞虽好,并非人人适宜,有其副作用。

枸杞补肾功效高症状不同吃法不同

枸杞子补肾益精功效显著,而且药性平和,被历代名家推崇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良药。枸杞子既可以作为中药解除病痛,也可以作为食品四季服用,其身价虽比不上参茸虫草,却是百姓的滋补佳品。中医理论认为,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肝肾虚损、精血不足。不过,针对不同病证与体质,枸杞子的吃法是不同的。

肾阴不足引起的虚劳羸弱、腰腿酸痛、足膝酸软、头晕耳鸣,最简单的吃法是枸杞子泡水。取20—30克枸杞,用开水冲泡,加盖焖10—20分钟后饮用,泡两三次后再把枸杞子吃下去。直接嚼吃枸杞子更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近代医家张锡纯50岁时,就每晚临睡前嚼服枸杞子30克。建议体质偏热的人早晚各服15—40粒,坚持1—3个月可见效。体质偏寒的人就不要生吃了,但可放碗里蒸30—40分钟后当零食吃。

白领人士、学生整天对着电脑或手机,吃枸杞鸡蛋羹能解除视疲劳,延缓视力衰退。方法是,枸杞20克与两个鸡蛋调匀后加适量水蒸熟。也可以喝枸杞菊花茶,即将20粒枸杞子、5朵白菊花一起加开水冲泡。

女士肾阴不足表现为月经不调、面色萎黄、失眠等,常吃枸杞子能扶正固本、生精补髓。女士不妨常吃枸杞银耳羹,枸杞子25克,银耳15克,加适量水煎成浓汁,加入蜂蜜20克,再煎5分钟即成,温开水兑服,隔日1次。

肾阳虚的人表现为精神萎靡、四肢冰凉、腰膝疼痛、遗精等,适合用枸杞子泡酒喝。取枸杞子200克,白酒1千克,将枸杞子洗净晾干泡入酒中,密封14天后开始饮用,每次10毫升,每天2次。枸杞羊肾粥也可以温补肾阳,方法是用枸杞子、羊肾、葱白、五味子一起熬粥。

男士肾阴不足主要表现为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不尽,可以常吃枸杞粥、泡枸杞水。

老年人肾阴不足主要表现为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等,枸杞粥可以来帮忙。制作方法是,粳米150克加适量水煮粥,粥快熟时再加入30克枸杞。

需要注意的是,枸杞子不能与绿茶一起喝,因为绿茶里的鞣酸有收敛吸附作用。而且,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枸杞子,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消化不良者暂时不宜服用;性欲亢进者也不宜服用;枸杞子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菊花茶有酸味或是硫磺熏蒸

具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功效的菊花茶,正值热卖期。然而,在市场上买的菊花茶,用开水泡后味道有点酸,“这样的茶能喝吗?”

“部分菊花茶可能加工时被硫磺熏过。”对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茶学博士艾仄宜分析说,菊花茶冲泡较长时间后容易变绿,属正常反应,如加入弱酸(比如醋),会变回澄清透明,这样的菊花茶是未经硫磺熏蒸的。再加弱碱(氨水)后,茶水变绿,也说明是没有被硫磺熏蒸的。而加醋或加氨水后,茶水均无变化,那么则可能被硫磺熏蒸过。据介绍,部分加工者用硫磺熏蒸,一是可以杀虫防虫,二是可以杀死或抑制附着在菊花上的霉菌,防霉防腐,延长保存期,此外还能起“漂白美容”作用。“硫磺熏蒸会破坏菊花主要成分,二氧化硫附在菊花上,会增加毒副作用。”艾仄宜说,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长期接触可致黏膜细胞产生变异,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对肝肾功能也有直接影响。根据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中药材早已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以漂白、增艳、防虫。

市场上菊花质量参差不齐,到底该如何选购?艾仄宜提醒:“一看二闻三尝。”

看品相。最好选花萼偏绿、色泽自然、花朵完整的。好的菊花冲泡后,色泽明亮清澈。

闻气味。不要买有刺鼻酸味的。

尝味道。好的菊花茶喝起来微苦,但唇齿留有清香,硫磺熏过的则可能有酸味。

另外,还可以验品质。如果泡出来茶色偏绿后,可以加白醋检验,如果茶色变回原来的微黄清亮,则菊花茶没经硫磺熏制;如果颜色不变,可能菊花茶品质不佳。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热焦点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最近有微信、微博称,5名丹麦女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些水芹种子分别放在有WiFi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的镜头:老人用折耳根(鱼腥草)炖汤,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暗访位于成都天回镇的群英光明厨具砧板厂后发现,该厂的厂名并未
阅读其他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我们都听说过“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说法,随着春天的到来,不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朋友玩热了,就开始猛吃冰棍解暑,吃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个的好季节,研究表明3~5月是儿童长得最快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却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于天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春季的天气变幻多端,使得人们的衣服脱脱穿穿,由于天气的变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311-89259120
责编:刘光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