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男女老少 查看内容
今日焦点[第163期]世界预防自杀日:请珍爱生命 2013-9-9 08:50
导语

“世界预防自杀日”,是由创建于奥地利的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自2003年开始设立的。国际预防自杀协会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Ringel于1960年在维也纳成立的,1996年后总部改为轮流制,现总部在法国。

设立世界预防自杀日目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则为此数字的10至20倍。这意味着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每3秒就有一人企图自杀。自杀,已从个人行为演变成威胁人类发展的一大隐患。其中,男性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有:立陶宛、俄罗斯联邦、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标准:年自杀率>60/10万);女性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为:斯里兰卡、中国、匈牙利和爱沙尼亚等(标准:年自杀率>14/10万);部分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自杀率却非常低,年自杀率<1>

为预防自杀和降低自杀率,自2003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以帮助公众了解诱发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增强人们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预防自杀行为。

我国自杀率及自杀情况分析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每10万人中少于10人的,为低自杀率国家,每10万人中高于20人的,为高自杀率国家。在1993年以前的统计中,中国属于低自杀率国家。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卫生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高层精神卫生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中国的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22.2人,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

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群第5位死因,是15-34岁的年轻人群的第一大死因。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统计,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

根据专家对中国自杀者进行心理解剖分析,发现中国自杀者有以下特点: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五成八的自杀者为服用农药或鼠药,七成五的死者家中存放有上述毒药,六成二的自杀者曾寻求医疗帮助;两成七的自杀死亡者曾有自杀未遂史,其亲朋好友中四成七曾出现过自杀行为;六成三的自杀死亡者曾患有各种精神疾病,但接受过精神科医生诊治的不到一成。专家认为,至少有3种人群在中国现阶段值得引起自杀预防的重视。

一是老年人。老年人自杀在中国自杀人群中居前4位。人步入老年后,往往贫、病、孤独接踵而至,再加上老年人脑部的变化,很容易产生轻生念头。

二是青少年。调查表明,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在青春期后期和假成人期,他们的情感往往起伏较大,心理素质不高,有可能诱发自杀。

三是经济条件、社会角色急剧下降的阶层。一些“白领”和高级“蓝领”的自杀意向和自杀企图在升高,很值得社会关注。

民众对自杀的10种误解

对于自杀,普遍存在着大量的误解,事实上有时会被一些假象弄得混淆不清。有关自杀的误解如下:

1.与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

事实上,一般应该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这样才有可能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一些重大问题,缓解他们的压力,并重新获得控制。

2..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真正自杀。

事实上,大量的自杀身亡者曾经威胁过别人或者对他人公开过自己的想法。

3.自杀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

事实上,从自杀者的角度看,几乎所有采取自杀行动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4..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事实上,仅有小部分自杀未遂者或自杀成功者患有精神疾患。

5.想要自杀的人是真的想死。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想死,他们只是想要逃离那个令人无法忍受的境遇。大部分曾经想过要自杀的人,现在都很高兴他们还活着。他们说,当时他们并不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是想终止自己的痛苦。

6.自杀发生在家族中,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事实上,自杀倾向没有遗传性,它是习得的或者是情境性的。

7.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

事实上,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自杀企图。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要么克服这种想法,要么寻求帮助,要么死亡。如果他们自己能够从短时的威胁中恢复过来,学会适应与控制,就会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8.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威胁可能结束。

事实上,自杀最危险的时候可能是情绪高涨时期,当想自杀的人严重抑郁后变得情绪活跃起来的时候。一个危险的迹象是在抑郁或者自杀未遂后出现“欣然”期。

9.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并和他人分享个人财产,表明这个人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

事实上,大多数想自杀者在情绪好转后,才有精力开始作出一定的计划,安排他们的财产。这种个人财产的安排有时类似于最后愿望与遗嘱。

10.自杀总是一种冲动行为。

事实上,有些自杀是冲动行为,另一些则是在仔细考虑之后才实行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不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既是幸福的前提,也是创造幸福的源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恐惧死亡,因为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对于人类为什么会自杀的问题,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

自杀的一般诱因及10大迹象

1.抑郁症。在自杀人群中,有近8成的人患有抑郁症。另外,自杀造成的“后遗症”亦不容忽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六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

2.生存恐惧。最大的生存恐惧简单的说就是绝望,是一个人对现状或未来彻底失去生存勇气的绝望。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要想防止自杀,首先要防止产生绝望的土壤。有一些绝望基本与社会或他人无关,比如某人患了人类目前无能为力的疾病后对生活失去了勇气;有一些绝望既与个人有关,也与社会有关。比如恋爱、婚姻失败,经营破产,上当受骗等,这些人往往会选择自杀;有一些绝望主要是社会或他人造成的,如某市因强制拆迁导致居民自杀。因为这种绝望导致的自杀,有些时候是以失去理性、报复责任人甚至滥杀无辜的形式实现的,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3.自杀迹象。(1)经常谈到自杀(要杀死自己); (2)总是谈到或想到死亡;(3)对绝望、无助或无价值感发出议论;(4)日渐严重的抑郁(深度悲伤、兴趣丧失、睡眠和饮食问题);(5)突然的、出乎预料的由悲伤情绪转为平和安详,甚至表现出愉快的样子;(6)有“死的愿望”,并尝试导致死亡的冒险行为;(7)对过去在乎的事情失去兴趣;(8)拜访或打电话与别人告别;(9)把事情安排停当、整理要丢掉的东西,更改遗嘱;(10)专心考虑自杀的方法,寻找付诸实施的有关信息(如互联网),同时寻求获得自杀的手段。

激发青少年自杀的3大因素

一是内心冲突。如心理绝境、无意识冲突、认知歪曲等。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身心发展的疾风暴雨、变化剧烈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面临考试、升学、就业、交友、恋爱等诸多人生选择,各种心身矛盾和众多的心理欲求,使其经常体验到失望、痛苦、悲伤、悔恨、激愤等负性情绪和严重的挫折感、不满足感,而其心理又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因而是最易出现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的“危机期”。另外,也有一部分青少年存在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或冲动、过激、偏执,神经质的人格特质;他们的耐受力较差,一个普通刺激就使其难以承受;有的内心有强烈的孤独感、痛苦感,这种体验长期积累达到一定极限时,一个偶然因素即可导致轻生念头产生。

二是外界压力。如受到羞辱、失恋,与家长、同学争执等等。学校是青少年最为重要的一个生活环境,由于现行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这一最为重要的生活环境又是其最感到压力的外界环境。而“压力”与“焦虑”是一对孪生兄弟,学校学习生活的巨大压力使他们经常感到情绪焦虑、紧张恐惧、身心疲惫。还有就是家庭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过分溺爱娇惯或斥责、苛求、打骂,或家长期望值过高,一旦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常导致父母亲心理严重失衡,这些又必然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明明暗暗的方式表露出来,都会使孩子感到家庭的巨大压力而处于紧张、焦虑、不安之中。有的青少年家庭环境较复杂,或某些家庭事件使得亲子关系不良,或亲人的突然死亡带来强烈刺激。由于其阅历浅,对问题的分析认识能力低,方法少,易陷入束手无策境地,倍感孤独无助,苦涩、迷茫,便轻率地选择了不归路。

三是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功能损害和精神疾患。个别青少年自杀直接源自神经或精神方面的疾患。此类疾病的独特作用如幻觉、谵妄或抑郁情绪长期积郁,自杀念头长期酝酿,无心体验也无法体验到生的美好,在旁人看来根本无法理解的情境下告别生命、走向死亡。

国际通用的自杀预防模式

国际上已经形成自杀的三级预防模式。

一级预防:是指为防止引起致命后果的行为而采取的措施,目标在于降低自杀死亡率。这些措施包括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控制枪支、家用煤气和汽车排出废气的去毒化处理、有毒物质获得途径的控制、缓和新闻报道等。有关研究表明,减少自杀手段的可获得性,如在一般人群中有效地控制毒物的使用可降低自杀率,也不会造成其他自杀方法使用的增加。

二级预防:指对处于自杀边缘的人进行早期干预。其措施包括自杀或危机干预机构的建立、控制造成自杀的便利途径、加强急诊服务等。

三级预防:则指对曾经有过自杀未遂的人防止其再次出现自杀。其措施包括:(1)心理咨询和早期危机干预;(2)加强对高危个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3)开展对导致自杀的环境因素的研究,并通过诸如职业训练、提高教育文化水平、调整易导致自杀的亚文化心态等措施,以尽量减少环境文化对自杀观念或行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预防自杀和矫正歪曲的行为方式。如开展自杀原因和自杀预防的研究工作及协调工作,为不同种类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自杀高危人群,监测普通人群的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特征等。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热焦点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最近有微信、微博称,5名丹麦女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些水芹种子分别放在有WiFi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的镜头:老人用折耳根(鱼腥草)炖汤,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暗访位于成都天回镇的群英光明厨具砧板厂后发现,该厂的厂名并未
阅读其他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我们都听说过“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说法,随着春天的到来,不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朋友玩热了,就开始猛吃冰棍解暑,吃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个的好季节,研究表明3~5月是儿童长得最快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却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于天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春季的天气变幻多端,使得人们的衣服脱脱穿穿,由于天气的变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
责编:程仓瑞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