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男女老少 查看内容
今日焦点[第212期]中医特色疗法及适应症(一) 2013-11-4 08:24
导语

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敷贴、推拿、热疗、火疗、刮痧、药浴、药枕、中药灌肠等多种疗法。这些疗法不仅可以祛病,而且可以强身。本文将对常用疗法作简要介绍。

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和患者欢迎。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鼻窦炎、鼻炎、感冒、扁桃腺炎、急、慢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眼科疾病: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眼、白内障。

3.口腔科疾病: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

4.胃肠系统疾病:食道喷门失驰缓症、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急慢性结肠炎 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便秘、腹泻、肠麻痹。

5.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的轻度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肩凝症、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关节炎、小儿脑瘫。

禁忌证:

1. 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 孕妇的少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具有通气行血功效,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等),禁止针刺。月经期禁止针刺。

3. 患者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4. 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禁止针刺。

5. 重要脏器所在处,如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大血管走行处及皮下静脉部位的腧穴如需针刺时,则应避开血管,使针刺斜刺入穴位。

6. 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等,针刺时不宜留针。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疗法的功效作用:

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有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务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3.温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的抵抗力强,卫外能力强,疾病则不产生。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如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可以培扶人的正气,增强人的防病治病能力。而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补益作用,尤其对于虚寒症,所起到的补益作用尤为明显。正是这种温阳补益,调和气血的作用,帮助人们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5.行气通络。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6.扶阳固脱。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可挽救垂危之疾。这是因为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可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7.升阳举陷。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8.艾灸美容。灸关元能最大程度地消耗人体多余脂肪,达到健美之功效。点燃艾条后放入温灸器中产生温热的刺激,配合艾油(或精油渗入)在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可以起到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的作用。

注意事项:

1.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不要艾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4.手术后在体内埋钢钉或者其他东西的人,不要在做过手术的位置艾灸。

5.非精制艾绒是不能长期艾灸的,否则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后遗症。劣质艾条艾灸对身体的伤害是极难恢复的:前阴者,宗筋之所聚,艾绒杂质太多的话,就象用火烤弹簧,筋会变松弛,表现就是起床、起坐无力,阴茎、阴蒂勃起功能障碍。

敷贴疗法

敷贴疗法又称外敷疗法,是将药物研为细末,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制成糊状制剂,敷贴于所需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敷贴疗法除能使药力直达病灶所发挥作用外,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而由表及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

敷贴疗法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在“三伏天”进行,称“冬病夏治”。

适应证

1.感冒。感冒在春季多发,除在春天发作时治疗外,在夏季防治,可增强体质,减少其在冬春季的发作。

2.冠心病。多发于冬季,"夏日养阳",可使心阳振奋,气血津液运行畅达,以达到减轻其在冬季的发作。

3.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多在秋冬季节发病。

4.类风湿关节炎。又称萎缩性关节炎,是一种具有关节炎病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寒冷、潮湿等常是其重要的诱发因素,故于冬季易于复发。

5. 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这些病大多在冬季发生或加重。

6.肩关节周围炎。中医学称之为"凝结肩"、"漏肩风",认为是由于气血虚弱,外受寒邪所致,多在冬天发作或加重。

7. 肢端动脉痉挛病、冻疮、痛经、足跟痛、男子阳痿、女子胞宫寒等,也可进行冬病夏治治疗。

禁忌症

1.感冒发烧、咳嗽吐黄痰的支气管扩张患者;

2.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以及孕妇;

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

此外,三伏贴后要慎食肉桂、花椒、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忌吃油腻食品,也不要为贪凉食用大量冷饮,也不要过量运动,以免出汗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推拿疗法

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就是自己给自己按摩。

适应症:

l.内科病症:常见的头痛、失眠、胃脘痛、胃下垂、呃逆、便秘、久泄、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高血压病、胆绞痛、心绞痛、糖尿病、中风后遗症、风湿性关节炎、阳 痿、肥胖症等。

2.外科病症:胆囊炎、乳痈初期、乳腺增生症、手术后肠粘连、褥疮、面部黄褐斑等。

3.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盆腔炎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等。

4.儿科病症: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疳积、痢疾、便秘、尿闭、夜啼、遗尿、惊风、百日咳、肌性斜颈与小儿麻痹症等。

5.骨伤科病症:颈椎病、落枕、寰枢椎半脱位、漏肩风、肱二头肌长腱滑脱与腱炎、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肌腱钙化、肩峰下滑囊炎、网球肘、-J软骨炎、背肌筋膜炎、急性腰扭伤、梨状肌损伤综合征、骶髂关节损伤(或半脱位)、尾骶骨挫伤、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胸胁岔气以及骨折后期与脱位等。

6.五官科病症: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声门闭合不全、近视眼、视力疲劳、耳聋耳鸣、慢性咽喉炎与慢性鼻炎等。

禁忌证:

1.一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脑膜炎、肺结核等。

2.外伤出血、骨折早期、截瘫初期以及内脏的损伤等。

3.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疔、丹毒、骨髓炎与化脓性关节炎等。

4.各种出血症,如尿血、便血、吐血与衄血等。

5.烫伤与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病灶等。

6.肿瘤及脓毒血症等。

刮痧疗法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适应症:

1.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2.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

3.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4.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5.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6.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2.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3.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4.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5.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6.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7.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8.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热焦点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最近有微信、微博称,5名丹麦女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些水芹种子分别放在有WiFi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的镜头:老人用折耳根(鱼腥草)炖汤,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暗访位于成都天回镇的群英光明厨具砧板厂后发现,该厂的厂名并未
阅读其他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我们都听说过“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说法,随着春天的到来,不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朋友玩热了,就开始猛吃冰棍解暑,吃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个的好季节,研究表明3~5月是儿童长得最快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却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于天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春季的天气变幻多端,使得人们的衣服脱脱穿穿,由于天气的变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
责编:程仓瑞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