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衣食住行 查看内容
今日焦点[第230期]国际素食日 吃出健康吃出美 2013-11-25 08:36
导语

每年的11月25日是国际素食日,这是源于印度的一个节日,原称“世界无肉日”。素食主义是一种有关饮食的文化,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被称为素食主义者。这些人不食用飞禽、走兽、鱼虾等动物的身体,只以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来维持生命。有些素食主义者可食用蜂蜜、奶类和蛋类等动物产品,而另一些纯素食主义者甚至不食用包括蛋类、奶制品在内的任何与动物有关的食品。目前拥有最高素食人口比例的地方是印度,其次是台湾。 养生专家认为,从人类的进化史、人体的消化结构等方面看,人应该属于杂食动物,单纯的素食、肉食都不利于人类的整体发

吃素的好处

 1、打造良好的心脏

水果和蔬菜是全面的抗氧化营养素,可保护心脏及大动脉。再加上它们不含饱和脂肪或胆固醇,素食者的胆固醇水平低于肉食者14百分点。美国人的饮食中多是高脂肪和胆固醇的肉制品和奶制品,由此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是美国的头号杀手。

2、给身体“大扫除”

我们饮食中95%的农药残留来自于肉类、鱼类和奶类制品(据环保局估计)。特别是鱼类,含有致癌物(多氯联苯,DDT)和重金属(汞,砷,铅,镉),而且这些物质无法通过蒸煮或冷冻消除。肉类和奶类制品中也含有类固醇和激素。而水果和蔬菜的汁液中含有自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排毒。放弃肉类有助于清除体内那些使内脏系统超负荷工作而致病的毒素(环境污染物、农药、防腐剂)。

3、长寿

一项对素食主义者长达七年的研究显示:素食主义比肉食者大约多活15年的时间。这些研究得到中国健康工程(一项关于大量人口的饮食和健康研究)的进一步证实,他们发现,中国人食用高脂肪和肉制品非常少,患癌症及心脏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较小。

来自于英国的研究也给出了更进一步的证明,对6000个案例进行了12的追踪调查,其中有5000个肉食者。研究发现,在这段时间里40 %的素食者不太可能死于癌症,有20%很少死于其它疾病。

4、气色更好,更有“型”

一般来说,素食者比肉食者更有“型”。 素食者饮食比标准美国人的饮食的热量低得多。

素食者也不太可能出现和体重相关的器官失调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保持丰富蔬菜饮食的人,便秘、痔疮和痉挛性结肠等疾病的发病率往往较低。

5、省钱

用蔬菜和水果取代肉类、鸡和鱼,每月能少支出不少生活费。

6、有益于环保

素食可以协助减少废物和空气污染。在美国,每年全国的农场,总共要生产20亿吨粪肥,环境素食保护署(EPA)认为这是排名前10位的污染物之一。这还不包括牛、猪和家禽等释放的甲烷气体(这有助于温室效应);尿液中的氨气;粪肥散发出的有素气体;农药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农场中为动物加工饲料的机器设备排放出的废气。

7、更节能

目前,在美国有72%的粮食生产用于饲养动物以供屠宰。获得一磅肉需要15磅的饲料。但是,如果粮食直接供人食用,就有足够的食物来养活整个地球的人类。此外,从最大化的粮食产量观点来看,占用土地来发展畜牧业是低效的。

长期吃素的坏处

1、长期吃素易骨折

研究发现,素食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尤其是患白血病的几率将大大降低。这项结果在国外研究中得到证实。但没有搞清楚自身体质盲目吃素,身体会亮起红灯。研究发现,比起吃肉的人来说,素食者的骨头更脆。“他们的骨骼较细,摄入的卡路里和蛋白质较少,体重指数较低,身体脂肪含量也低,”专家在研究报告中写道,“他们骨折的风险更大。”有一个新发现就是,青少年素食者更容易出现饮食紊乱症,受访者中有11%的人就有暴饮暴食的倾向。更多的青少年素食者由于缺乏指导,体内铁、锌、钙、维生素B严重匮乏。他们还自以为很健康。

2、长期吃素月经紊乱

从女性生理角度来看,1/3左右的受访者出现月经紊乱,还有部分女性出现贫血。女人到底能不能只吃素食呢?由于脂肪摄入量少,导致雌激素分泌过少,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女性的性欲和生育能力,并容易长皱纹,促使女性加速衰老。

3、长期吃素容易缺钙

虽然素食有诸多的好处,但完全素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和缺钙。摄入过多的蔬菜也会有危害,比如菠菜、青菜、芹菜、番茄等含有较多的草酸,与其他食物中的钙结合,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这就是很多喜欢吃素的女性易患结石病的原因之一。同时,素食者往往维生素A、维生素E摄入不足,这两种维生素缺乏,使胆囊上皮细胞容易脱落,从而导致胆固醇沉积,也容易形成结石。

此外,完全吃素会导致食物成分比例失调,会造成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即使补充了豆等的植物蛋白,其吸收和利用都远不及动物蛋白。当完全素食者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体内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就会失衡,会引起免疫力下降、贫血、消化不良就会接踵而来。有关部门曾对一些“出家人”做了专门营养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他们基本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症,免疫机能较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

对现在的高压白领而言,偶尔吃素可以作为一种调剂,但长期吃素并不是上策。

素食者怎样保证营养全面

许多妇女改吃素食的动机是想控制体重,但她们只知道不想吃什么食物,却不知道哪些食物是必需吃的。一些人只靠一点蔬菜沙拉和水果度日,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不仅体力衰弱,甚至发生月经不调和贫血的现象。

一般人认为,素食者容易缺乏蛋白质。然而专家表示,在不吃鱼类、肉类之后,仍然可以通过豆类、豆制品、鸡蛋、奶制品和谷物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由于鸡蛋和牛奶的蛋白质质量高于鱼、肉类,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仅仅不吃肉和鱼的“广义素食者”在营养摄入方面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严格素食者”不吃鸡蛋和牛奶,他们最容易缺乏的营养是铁和维生素B12。因为肉类、内脏和动物血是铁的最佳来源,而素食中的铁很难被人体吸收;维生素B12则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包括蛋和奶)、菌类食品和发酵食品中,一般素食不含这种维生素。如果缺乏铁和维生素B12,造血功能便会发生异常,使人身体衰弱。妇女因每月月经来潮损失数十毫升的血,膳食中要特别注意铁和维生素B12的供应。

为了解决铁的供应问题,可以采用几个对策:一是经常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青椒、菜花、绿叶蔬菜、番茄等,因为维生素C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铁;二是烹调时注意用铁锅,而且炒菜、拌菜时加点醋,帮助铁的溶解和吸收;三是适当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枣、柑橘、山楂、猕猴桃等是维生素C的好来源,而苹果、梨、桃等含维生素C很少。

要解决维生素B12的供应也不难。首先要注意多吃菌类食品,包括各种蘑菇、香菇、耳等,它们都含维生素B12;二是经常吃些发酵食品,如豆酱、酱豆腐、豆豉、醪糟等,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不少维生素B12;如果不是严格素食者,最好能吃些牛奶和乳制品,包括添加牛奶制作的冰淇淋。酸奶保存了牛奶中的所有养分,又增加了乳酸菌产生的B族维生素,对健康特别有益。

牛奶是膳食中钙的最佳来源。严格素食者不能接受牛奶,可能影响到钙的供应。但是,果注意多摄入豆制品、各种坚果和绿叶蔬菜,也可以基本保证钙的供应。

纯素食不科学,7类人必须吃肉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肉类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发生,尤其是爱美的人群,他们都以素食为主食而完全戒绝肉类。但是肉类的营养非常丰富,具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不吃肉食会有碍健康,尤其是下面几类人要特别注意补充肉食。

1、正在减肥的人

很多正在减肥的人都会以肉食肥腻为由而不吃肉食。但是蛋白质能提高饱腹感,多摄入能够减少食用淀粉的分量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所以减肥时更要稍微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2、贫血患者和经期女性

贫血大多是缺乏蛋白质和铁造成的,而这两种营养素在肉类中都比较多。所以贫血人群必须吃肉,最好是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女性月经期间也应该吃肉。

3、孕妇和乳母

她们要为自己和宝宝两个人摄入营养,更应多吃点肉。

4、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应该大于分解,所以必须要用充足的肉类来保证蛋白质供应才能保证发育所需的能量。

5、65岁以上的老人

65岁以上老人的肌肉开始松弛,蛋白质可以延缓肌肉流失。如果不喜欢吃肉,不妨用鸡蛋或者奶制品代替。

6、肿瘤患者

很多人认为肿瘤患者吃肉会把营养“供给”给了肿瘤细胞。这是错误的思想,因为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如果营养不良,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和恢复的进度。放疗和化疗的患者更应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抵抗力。

7、外伤或手术患者

人的机体是由蛋白质组成,外伤和手术患者这类人因为需要有机体组织的生长和愈合的需求,所以对蛋白质的需要量非常多,而供应蛋白质最好的方法还是吃肉。

素食者需警惕五个健康误区

素食不等于健康,因为素食也需要明智选择才能有效降低慢性病的风险。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素食者都有哪些营养误区。

误区一:油脂、糖、盐过量

由于素食较为清淡,有些人会添加大量的油脂、糖、盐和其他调味品来烹调。殊不知,这些做法会带来过多的能量,精制糖和动物脂肪一样容易升高血脂,并诱发脂肪肝,而钠盐会升高血压。很多人还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植物油和动物油含有同样多的能量,食用过多一样可引起肥胖。

误区二:吃过多水果

很多素食爱好者每天三餐之外,还要吃不少水果,但依然没有给他们带来苗条。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能量不可忽视。如果吃半斤以上的水果,就应当相应减少正餐或主食的数量,以达到一天当中的能量平衡。除了水果之外,每日额外饮奶或喝酸奶的时候,也要注意同样的问题。

误区三:蔬菜生吃才有营养

一些素食者热衷于以凉拌或沙拉的形式生吃蔬菜,认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实际上,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如维生素K、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都属于烹调后更易吸收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要注意,沙拉酱的脂肪含量高达60%以上,用它进行凉拌,并不比放油脂烹调热量更低。

误区四:只认几种“减肥蔬菜”

蔬菜不仅要为素食者供应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要在铁、钙、叶酸、维生素B2等方面有所贡献。所以,素食者应尽量选择绿叶蔬菜,如芥蓝、绿菜花、苋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为了增加蛋白质的供应,菇类蔬菜和鲜豆类蔬菜都是上佳选择,如各种蘑菇、毛豆、鲜豌豆等。如果只喜欢黄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数几种所谓的“减肥蔬菜”,就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误区五:不补充复合营养素

在一些发达国家,食物中普遍进行了营养强化,专门为素食者配置的营养食品品种繁多,素食者罹患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较小。然而在我国,食品工业为素食者考虑很少,营养强化不普遍,因此素食者最好适量补充复合营养素,特别是含铁、锌、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的配方,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营养缺乏问题。

肉食素食者易患疾病比较

1、关节炎

肉食者容易得。免疫系统攻击关节黏膜所造成的风湿性关节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英国通过对2.5万人饮食习惯的调查发现,相对素食者而言,肉食者患关节炎的风险翻一番。红肉中的胶原质能激发免疫系统“攻击”行为。另外,肉中丰富的铁元素容易积累在关节处,造成组织损伤。

2、不育

素食者容易得。约1/6的不育夫妇要归因于他们的素食习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发现,素食者为了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喜欢食用大量豆类产品,但是大豆所含的染料木黄酮成分会阻止精子向卵子游动。

3、胆结石

肉食者容易得。胆结石的剧痛肯定让某些人刻骨铭心,患病原因之一就是饱和脂肪摄入过多。研究发现,肉食者患胆结石的风险比素食者高出18%。素食者摄入的不饱和脂肪较多,无形中提高了胰岛素的敏感性,预防结石产生。

4、牙侵蚀

素食者容易得。素食者喜欢吃的茄子、洋葱、胡椒粉和小胡瓜含有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邓迪大学的牙医发现,高温烹调后,这些酸性物质会更加集中,对牙齿的危害更大。

5、老年痴呆症

肉食者容易得。老年痴呆症和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有关。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发现,出现轻度记忆问题的老人如果减少肉的食用量,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品,患痴呆症的几率会减少48%。

6、骨质疏松症

肉食者容易得。根据英国国家骨质疏松协会的研究,红肉中的动物蛋白不利于骨骼健康。肉食者消化肉食所剩余的酸性残渣需要钙质等碱性物质来中和。这样势必会导致骨骼缺钙。绿色蔬菜如卷心菜、甘蓝,含钙量较高。

7、抑郁症

素食者容易得。维生素B12只存在于肉类、奶制品和加工过的谷类食品中,素食者最容易缺乏。英国营养基金会的布里吉特?比娜拉姆称:“维生素B12摄入不足会导致轻度的神经问题,如情绪波动、抑郁。同时,人会感到极度疲劳。”

8、肌肉萎缩

素食者容易得。缺乏蛋白质的饮食潜在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肌肉萎缩症。蛋白质对于维系肌肉健康极为重要。英国营养学家路易斯?萨顿说:“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素食者非常容易肌肉流失。”豆腐、椰菜、花生酱都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9、食物中毒

肉食者容易得。虽然多数食物中毒都和奶制品、贝类海鲜有关,但也不能忽视家禽肉和红肉对肉食者的威胁。生肉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栖息的“港湾”。英国食品标准局研究发现,89%的人不会正确地储存肉类。它应该放在密封的容器内,搁置在冰箱最下层。另外,63%的人摸了生肉不洗手,使病菌四处传播。

关于吃素的五大传言

1、吃素食会没劲儿

吃素食会没劲儿?不用回顾太久远,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有几个能吃上肉的,那个时候,吃张白面烙饼都算腐败,可是“石光荣”们还不照样追得小鬼子满山跑!有劲儿没劲儿取决于运动锻炼是否充分,身体素质如何,基本营养是否得到保证,跟吃荤还是吃素关系不大。

2、吃素会饿得快

吃素食会饿得快,这倒有几分道理。淀粉是素食中的主要能源,胃排空快,消化吸收也快。荤菜中有脂肪和蛋白质,脂肪,特别是动物性食物才富含的饱和脂肪在胃内排空的时间最长,所以饱足感也持久。同理,炸糕、油条、花生、核桃这类高脂肪素食吃下去,其实也是很经饿的。准确地讲,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类型才饿得快,不单纯是荤素的问题。

3、吃素会少生病

现代疾病谱中举足轻重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肿瘤,有人把这归咎于生活条件改善造成的饮食无度,尤其是动物性食品。可是比起吃不上肉的年代,平均寿命延长,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发生率锐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结合自身的体质和饮食状况,最好还是做到荤素搭配,不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素食会影响性欲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素食难道等同于饥饿吗?显然不是。既然不是,自然不至于干扰谁的生殖功能,除非素食不当导致机体出现了营养不良。相反,有人还寄望于道法天然,靠植物性食物中富含的神奇因子威震四方呢。

5、吃素的人生男孩子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状态是十分之稳定的,饮食对其造成的影响其实很微弱。再则,并无流行病学研究支持不同饮食习惯与子嗣的性别有关。

降脂清肠素食清单

我们应吃些素食,以排除油腻、清胃通肠,并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常吃的能够降脂清肠的素食有:

1、燕麦:

由于饮食西式化及精致化的影响,近年来国内肥胖人口急剧上升。肥胖容易引起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及高血压等。多数慢性疾病除配合药物治疗及规律运动外,良好饮食控制更是维持病情稳定的重要措施。

燕麦具备降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燕麦中含有丰富的燕麦纤维,是其他谷物中找不到的。因这种纤维容易被人体吸收,且因热含量低,既有利于减肥,又更能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人对食疗的需要。

2、玉米:玉米全身都是宝。事实上,玉米不能算是蔬菜,因为它含有许多淀粉,热量较一般蔬菜高,因此在营养学上,玉米被归类为主食类。

玉米含丰富的钙、磷、镁、铁、硒等,及维生素A、B1、B2、B6、E和胡萝卜素等,还富含纤维质。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血胆固醇并软化血管。玉米对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3、红薯:

红薯又叫甘薯、地瓜,属于旋花科块茎植物,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食品。番薯原产于美洲,后传入吕宋,明万历年间传入闽广。

红薯有很强的降低血中胆固醇、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延缓衰老及防癌抗癌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类等容积性排便物质,可谓“肠道清道夫”。

4、海藻类:

多吃海带保护乳房。国外专家调查发现,海带对女性来说,不仅有美容、美发、瘦身等保健作用,还能辅助治疗乳腺增生。

海洋蔬菜低热量、低脂肪,一些海藻具有降血脂作用。海带等褐藻,含有丰富的胶体纤维,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海藻还含有许多独特的活性物质,具有降压、降脂、降糖、抗癌等作用。

5、银耳:

银耳是著名的滋补性食品,能滋阴润肺,养气和血,补脑提神,还有“润泽肌肤,容颜悦色”的作用,可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器官功能,使皮下组织丰满,皮肤滑润,有很好的美容作用。银耳可降低高脂大鼠的血清胆固醇水准,和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6、芹菜:

芹菜降压有道理——含钾、钙、镁丰富的食物能控制血压。芹菜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特别含有降血压成分,也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7、洋葱:

醋泡洋葱降血糖。许多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冠心病、血黏度增高等,洋葱对于这些老人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洋葱含有环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的溶解。洋葱几乎不含脂肪,故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有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8、红枣:

枸杞红枣治眼干口干。多吃红枣能提高机体抗氧化力和免疫力。红枣对降低血中胆固醇、三酸甘油酯也很有效。

9、山楂:

山楂可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室、心房运动振幅及冠状动脉血流量,还能降低血胆固醇,促进脂肪代谢。

10、苹果:

苹果一向是营养学界公认的健康食物,最近国外一项研究发现,长期食用苹果还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其果胶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作用。苹果含丰富的钾,可排除体内多余的钠盐,如每天吃3个苹果,对维持血压、血脂均有好处。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热焦点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最近有微信、微博称,5名丹麦女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些水芹种子分别放在有WiFi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的镜头:老人用折耳根(鱼腥草)炖汤,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暗访位于成都天回镇的群英光明厨具砧板厂后发现,该厂的厂名并未
阅读其他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我们都听说过“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说法,随着春天的到来,不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朋友玩热了,就开始猛吃冰棍解暑,吃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个的好季节,研究表明3~5月是儿童长得最快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却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于天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春季的天气变幻多端,使得人们的衣服脱脱穿穿,由于天气的变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
责编:李余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