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男女老少 查看内容
今日焦点[第266期]寒冷的冬天,会得风热感冒吗? 2014-1-6 08:33
导语

感冒是常见疾病,普通的感冒大家都是自行去药店买点感冒药吃。在选购感冒药时大家会发现,药品说明中往往有“风寒感冒适用”“风热感冒适用”等字眼。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夏季的感冒就是风热感冒,冬季的感冒就是风寒感冒,是这样吗?寒冷的冬天,会得风热感冒吗?

冬季也会得风热感冒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们都知道感冒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很多人以为夏季的感冒就是风热感冒,冬季的感冒就是风寒感冒。其实这是不对的,感冒不分季节,风寒风热感冒也不能以季节来区分,虽然冬季风寒感冒多些,但冬季也会出现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由于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典型症状是身热、口渴、心烦;便秘;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浓涕,通常黄色;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患上风热感冒也不宜喝姜汤,专家指出,姜是辛温食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所以当遭遇风吹雨淋、风寒侵袭时,及时喝一碗红糖姜汤、可乐姜汤或葱白汤,治感冒都有不错的效果,但风热感冒患者不适用。

咳嗽是风热感冒的症状之一,风热感冒的患者常有咳嗽的症状,在治疗风热咳嗽的时候应注意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要。尽量选择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好。除了采用药物治疗之外,还可以在日常的饮食中借助食疗来辅助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的患者,平常可以多吃梨,不妨用梨来做梨粥喝。在治疗期间,应注意加强自身的保护,不要到人多或者空气混浊的场所,注意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1、汗:无汗——风寒,有汗——风热。

风寒感冒——无汗的感冒:发热(高烧)、头痛、骨节酸痛、浑身疼痛。

风热感冒——有汗的感冒:发热(温度不会很高)、汗出、恶风、恶寒 。

2、痰:清稀——风寒,稠浊——风热。

清稀的一般是风寒,稠浊的一般是风热。

3、鼻涕:清涕——风寒,黄涕——风热。

4、起因:劳累——风寒,便秘——风热。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为何便秘会导致感冒呢?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风寒感冒会转成风热感冒

感冒的症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冬天,很多人刚感冒时会低烧怕冷、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不出汗,中医认为这属于“风寒感冒”,可选择具有疏风散寒解表作用的中成药。有些人吃药后2—3天,感冒症状会减轻,再过几天就好了;但还有些人的感冒症状会有变化,怕冷症状消失但仍然发烧,鼻涕变成黄色,出现咽喉痛、口干、咳嗽痰黄等症状,此时“风寒感冒”已经变成“风热感冒”,需要换用感愈、板蓝根颗粒等具有疏风清热作用的中成药。

何时停服感冒药?

看疗程

得了普通感冒,通常在5—10天内就可以恢复,如果感冒症状持续10天以上,最好停服感冒药去医院就诊。这是因为,流脑、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急性肾炎等很多疾病的初始症状和感冒类似。另外,如果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后2—3天,患者开始高热,很可能得了流行性感冒,也应该去医院就诊。

看症状

西药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如果服药期间出现皮疹、红肿、持续头痛,或者明显困倦等情况,最好停药,去请教一下医生或药师,看看是否需要更换或停用感冒药。另外,很多慢性病患者感冒后可能诱发原有疾病,比如,冠心病患者出现心慌、气喘等,此时也要停用感冒药,尽快去医院。

感冒防治误区

误区一:认为打了流感疫苗就可预防感冒。流感疫苗是抵御流感病毒的疫苗,对预防普通感冒没有疗效。虽然二者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但是病原菌不同,临床症状有差别,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普通感冒全年均可发生,病例分布为散发性,早期一般不发热。流感常发生于秋末或冬季,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具有流行性,经空气飞沫传播,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发病的突出症状是起病急剧、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发生率高。

误区二:认为感冒后只要关闭门窗蒙头睡,捂一身大汗就可痊愈。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出汗后身体似乎轻松一些,但并不能缩短病程,更不能痊愈。人患感冒时进食减少,体质较弱,如果大量出汗极易引起脱水和虚脱,使得抵抗力降低,病情进一步加重。感冒患者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流通,并应多喝白开水,以利于及时补充体液和排出体内毒素。

误区三:认为感冒时讲究忌口,不吃鸡蛋或牛奶等“发物”。感冒会使人食欲减退,而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都会增加机体能量的消耗,如果不能通过加强营养及时补充能量,就会延长病程。因此在患感冒后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口味宜清淡,适当多摄取一些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瘦肉、鱼类、鸡蛋、蔬菜、水果等才有助于康复。

误区四:同时吃多种感冒药。许多人患感冒后同时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成药、维生素等多种药物,以为药用得越多感冒便好得越快。普通感冒多数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抗生素不仅对病毒无效,而且还可能由于滥用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治疗感冒的药物多数为复方制剂,大部分都含有解热镇痛药,如果服用种类混杂,有可能导致药物过量,例如成人每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剂量不应超过2克,而服用两种以上含有此类药物的制剂就可能造成药物过量。

误区五:认为感冒是小毛病,应带病坚持工作。医学实践证明,当睡眠减少、劳累过度、寒冷刺激时,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细菌和病毒便乘虚而入,诱发疾病。特别是感冒后不注意休息,病原体就易侵入身体其他部位,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鼻窦炎、细菌性支气管炎,个别患者还可能转为肺炎、心肌炎、肾炎等严重疾病。所以,睡眠和休息是恢复健康、缩短病程的有效方法。另外,许多治疗感冒的复方药物制剂含有马来酸氨苯那敏(扑尔敏),易引起嗜睡的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坚持工作。

“三清洁”防感冒

勤洗手、补充维生素等营养、充分休息以及多喝水等措施几乎是人人皆知的抗感冒常识。美国《健康》杂志最新载文,刊出美国自然健康医学专家D•C•罗娜博士提出的“三清洁”防止感冒法。

1.清洁鼻窦。鼻窦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第一道“过滤器”。功能齐全的鼻窦也是抵御感冒病毒的最好屏障。建议每天使用淡盐水清洗鼻腔、鼻窦,对预防感冒流感至关重要。

2.清洁头发。头发、眉毛和胡子等毛发很容易沾染灰尘等污染物细小颗粒,极容易传播感冒流感病毒。睡前不洗发,这些颗粒就容易落在枕头上,继而通过眼睛、鼻子或口腔进入体内,增加感冒危险。建议晚上睡前务必洗发、洗澡。

3.清洁卧室。首先确保被套、被单和枕套清洁舒适。其次,应该保证卧室内空气清洁。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热焦点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最近有微信、微博称,5名丹麦女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些水芹种子分别放在有WiFi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的镜头:老人用折耳根(鱼腥草)炖汤,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暗访位于成都天回镇的群英光明厨具砧板厂后发现,该厂的厂名并未
阅读其他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我们都听说过“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说法,随着春天的到来,不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朋友玩热了,就开始猛吃冰棍解暑,吃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个的好季节,研究表明3~5月是儿童长得最快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却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于天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春季的天气变幻多端,使得人们的衣服脱脱穿穿,由于天气的变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
责编:李余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