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女士原是一名外语老师,从教近20年。然而,自从她使用一种祛斑霜后,她不得不挥泪告别了心爱的讲台。汞含量超出国标900多倍2003年11月底,杨女士在南宁市人民路某商场购买了一瓶名为××的祛斑霜回家使用。当年12月中旬,其脸部开始出现红肿现象。随后,皮肤开始瘙痒。因说明书上注明此属正常现象,她便继……
杨女士原是一名外语老师,从教近20年。然而,自从她使用一种祛斑霜后,她不得不挥泪告别了心爱的讲台。
汞含量超出国标900多倍
2003年11月底,杨女士在南宁市人民路某商场购买了一瓶名为××的祛斑霜回家使用。当年12月中旬,其脸部开始出现红肿现象。随后,皮肤开始瘙痒。因说明书上注明此属正常现象,她便继续使用此产品。12月下旬,她突然发现自己的脸上出现了一块一块的白斑,肤色比原来黑了很多。她吃了一惊,遂停止使用该祛斑霜。
此后,杨女士原本零散分布在脸上的白斑,竟开始连成片,白斑旁边的皮肤,则越变越黑……尽管她陆续到过南宁市各大医院求诊,但始终无法治愈。今年暑假期间,她与爱人到广州一家大医院就诊后得知,其脸上的皮肤疾病,是使用劣质祛斑霜导致的。医生还说,主要是过量的汞和苯二酚造成的。
今年9月1日,杨女士拿着该祛斑霜到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令她吃惊,该祛斑霜中的汞含量竟高达990mg/kg,超出国家标准的900多倍!检验员对她说,该祛斑霜把检验用的器皿都给腐蚀了。
挥泪离开了教师岗位
杨女士给记者看了她使用祛斑霜前的照片。照片上的她脸色红润,肤色均匀,与此时的模样相差甚远。
她告诉记者,“面目全非”后,为了躲避路人的目光,她通常都是戴着摩托车帽子遮住脸;昔日教过的学生看见她,竟愣了半天;在老家逗小孩子玩时,小孩子不敢看着她。最让她心碎的是,她为此不得不告别了心爱的讲台。学校领导认为,她目前的容貌,已不再适合从事教师工作。
现在的杨女士,已调到学校的档案室工作。离开热爱的教师岗位,她感到格外失落。
摊位老板视顾客售货
9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宁市某商场采访,发现几乎每一家经营化妆品的摊位都出售这种祛斑霜,价格为8~15元不等。
记者走到其中一个摊位,拿起了两瓶祛斑霜。在外包装上,这两瓶祛斑霜没有任何差别,只是瓶子里装的霜体颜色却不相同。其中一瓶霜体雪白,而另一瓶则呈暗黄色。老板解释说,厂家每生产一批的祛斑霜,都不可能完全相同。颜色不是问题,关键是看效果。见记者对外包装产生怀疑,老板遂掏出一小张合格证。合格证上除了“合格”二字,再无其他内容。
随后,记者又陆续走访了几家经营化妆品的摊位。据其中一家摊位的老板介绍,这种祛斑霜卖得很好,所以每一摊都进有真假两种货。她们一般都是卖假的出去,有熟客才卖真的。这种便宜货,不仅初中生买得多,而且一些美容院老板也前来选购真假祛斑霜。
假产品送检令人堪忧
9月16日,记者在某商场购买了真、假各一瓶的××祛斑霜;然后,又在某某商场购买了一瓶与前两瓶包装完全相同的祛斑霜,一起送到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检验。
9月21日,得出的检验结果显示,记者在某某商场购买的一瓶祛斑霜,与在某商场购买的真祛斑霜汞含量小于1mg/kg,符合国家标准;而在某商场购买的另一瓶假祛斑霜,汞含量则高达752.76mg/kg,超出国家标准的700余倍。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化学室工程师吕仕军告诉记者,汞本身具有一定的美白作用,但这种美白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过量的汞,会腐蚀脸部表层的皮肤,新生的皮肤虽然能暂时美白,但很快就会再次变黑。如果腐蚀得不均匀,就会出现类似白癜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