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金川 河北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北省肾病学会委员。1991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创立“综合个体化疗法”,用于治疗难治性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疑难肾病疗效突出。主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等。
檀金川 河北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北省肾病学会委员。1991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创立“综合个体化疗法”,用于治疗难治性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疑难肾病疗效突出。主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等。
(6)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含铁酶。以铁蛋白和血铁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脏、网状内皮细胞和骨髓中。食物中的来源:高铁量:血、肝、红肉类、黑木耳、黑芝麻等;较高含量:蛋黄、干果等;一般含量:红糖、鱼虾、禽肉、谷类、菠菜、扁豆、豌豆等;较少含量:奶制品、多数蔬菜和水果等。
补铁禁忌:忌(少)食:含草酸、鞣酸较高的食物(蕹菜、菠菜)等,未经发酵的谷类,浓茶、咖啡;避免钙剂、锌制剂、抗酸剂、四环素与铁制剂同时服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适当选用铁强化食品如铁强化酱油和面包等,尽量用铁制炊具烹制食物。
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调护
血液透析患者一般都存在脾肾亏虚之象,要辩证施以:健脾补肾、滋阴助阳、扶正祛邪。
(一)常用成药:
扶助正气、提高血压的:黄芪片、贞芪扶正颗粒等。
健脾益肾、保护残余肾功能的:虫草制剂、健脾益肾颗粒等。
祛毒排浊、驱邪外出的:尿毒清、肾衰宁等。
(二)中医特色治疗在尿毒症患者中应用更有优势。
1、针灸。是一种传统的治疗肾病的方法。尿毒症患者通过针灸或配合穴位注射,能温通经络,激发阳气,祛除水寒之邪,升举下陷之气,振奋脏腑气化功能.达到保护残余肾功能的目的 。
2、穴位贴敷。中药穴位敷贴是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药物敷贴在体表的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伏九敷贴是根据机体的生理病理随自然界季节变化的相应节律而择时用药的一种治疗方法。即取每年的夏季三伏、冬季三九 进行穴位贴敷。
“三伏贴敷”循“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之意。农历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之阳气旺盛,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此时中药穴位贴敷最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
“三九贴敷”则遵“秋冬养阴,夏病冬治”之法。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此时以辛温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位,以益肺理气、健脾温肾,从而宣散寒气,促进经络畅通。
3、热奄包。中药热奄包疗法是采用温通肾阳、化瘀通络的中药制成热奄包,将加热好的奄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是特定穴位上以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
中药热奄包穴位热敷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归纳为:
(1)、药物直入血脉,使药物与气血同行直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
(2)、卫气载药而行,不仅循行于体表散布于胸腹,且可内入于脏腑,通过脏腑的升、降、浮、沉、聚、散的功能,发挥药物效应;
(3)、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之气味入于皮腠、腧穴,先入孙脉,再入络脉,继入经脉,依赖经络之“行气血,营阴阳”、“内属腑脏,外络肢节”的生理功能,使药之气味与经气相合,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治疗效果。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采用中药热敷结合穴位刺激的一种无创性外治疗法,吸收了中药治疗和穴位刺激的优点,完全避免了口服药物胃肠刺激的不良反应。在我科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得到了广泛应用。
4、中药灌肠。研究证实,慢性肾衰患者每天从肠道排泄的尿素酐、尿酸等毒素,可从正常总量的25%上升至80%。由于结肠粘膜通透性好,灌肠液进入结肠后,可以与粘膜下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血液进行交换,清除血中毒素和有害物质。所以采用中药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既彻底清洗了结肠内的宿便、代谢产物及毒素,减少了肠道对肠内有毒物质的重吸收,进而达到了减轻肾脏负荷的目的,加强解毒泄浊,化瘀通络作用,促进毒素排出,事半功倍。
5、药浴。药浴是一种皮肤透析的方法。皮肤是一种天然的半透膜,具有分泌排泄和吸收作用 。尿毒症患者可通过皮肤排出很多有毒物质,应用发汗活血解毒祛湿类的药物煎煮后取汁沐浴,能促进或加速体内外的毒素交换。
6、其他生活护理。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对于透析患者,定期、适度的规律性运动有以下好处:增加透析效果,改善磷代谢,帮助稳定血压和降低发生低血压的风险,改善血糖,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粘滞度,促进肌肉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促进运动功能,更好的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可能有助于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运动前与你的医师详细讨论,以排除是否有不适宜开始运动的病情存在:如严重的心血管病、肾脏病情极不稳。定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可以先从较低强度和运动量的健身器械运动开始,如:跑步机、健身房自行车等。逐步增加运动量和次数,选择自己喜爱而又可承受的运动方式直到每周可做3-4次运动,每次可持续30-40分钟,合理安排运动时间,不宜在睡前3小时内运动,免影响正常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