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俊英 河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专业2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精神病,应用中药、针灸及心理治疗三位一体治疗各种神经症。主治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恐惧症及各种心理因素所致紧张状态、恶劣心境、睡眠障碍、易怒,烦躁不安或悲伤易哭。
闫俊英 河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专业2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精神病,应用中药、针灸及心理治疗三位一体治疗各种神经症。主治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恐惧症及各种心理因素所致紧张状态、恶劣心境、睡眠障碍、易怒,烦躁不安或悲伤易哭。
一、 心理压力的的定义
压力的物理定义是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或流体中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物理学上称之为“压强”。但在医学上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身体“战备状态”的反应,这是当意识到某种情形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和紧张状态的时候做出的反应。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大脑分泌出包括肾上腺素等的激素。肾上腺素通过血管流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当这些荷尔蒙流到心脏、肺和肌肉的时候,一种特殊的生理反应就发生了。
"战备状态"反应的症状:压力出现,心跳开始加快,呼吸开始急促,肌肉紧张并准备行动,视觉变得敏锐起来,心里打鼓,思维敏锐,开始出汗,心中不安,严重时会恶心、呕吐。多数人常态下身体却保持红色警戒状态,不能放松,放不下这根弦。紧张不安和焦虑保持在身体中,并随着遇到的每一件能引起紧张情绪的事情不断积累上升,最终导致不良结果。
二、 心理压力对对人体会造成何种伤害?
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压力的程度是不同的。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进步,但如果完全没有压力,人生将会失去任何意义和价值。当人体受到的压力过大,不仅会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焦虑、抑郁、神经衰弱、强迫等,还会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引起身体的变化,从而引起心身疾病。主要包括:
1.高血压:除了遗传因素外,外界环境也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因素,有人称为“允许因素”。因为只有遗传因素还不足以引起高血压,必须在“允许因素”的影响下才能发病。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据调查,个性过强、容易激动,遇事急躁、难以自控,过分自负、刻板固执,多疑多虑、个性怪癖的人,均可引起体内代谢失调,生理功能紊乱,容易得高血压。而性情温和、处事不惊者,血压往往比较稳定。另外,人的情绪如何,与高血压的发病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强烈的焦虑、紧张、刺激、愤怒以及压抑等心理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诱因,也是使波动性高血压转变为持续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高血压病的形成。
2.消化性溃疡: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引起胃溃疡的原因主要与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偏食挑食、饥饿过度有直接的关系。心理因素对胃溃疡影响也很大,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胃溃疡的愈合。过度疲劳,整晚熬夜,会加重溃疡。偏食、挑食、饥饱失度或过量进食冷饮冷食,或嗜好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诱发溃疡的发生。
3.心脏疾病:观察显示,患有抑郁症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增长2倍,并且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45%左右伴发轻度或中度抑郁症,而抑郁症明显增加了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其死亡率。而焦虑产生时的生理反应跟心肌梗塞产生时的信号和变化很相似。焦虑会引起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其他紧张激素大量涌出,给身体造成明显的不良后果,如呼吸加重、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严重时还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痉挛、阻塞而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
4.肠胃病:人的大脑接受来自身体各方面的信息,包括疼痛、温度、触压等基础感觉及听觉、视觉、位置觉、进食、尿便意识等,并能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指挥相应器官行使不同的职能。如在进食后,口腔、咽、食道、胃等部位的感觉器官通过神经将“进食”这一信息传到大脑,一方面引起“饱”的感觉,另一方面经过整合后,使胃液分泌增加,胃紧张性收缩和胃蠕动功能增强,而使胃逐渐排空。但是,如果人们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愤怒及忧郁等状态时,大脑皮层由于其兴奋集中于情绪,对周围神经的感觉不敏感,而对周围神经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下降,使胃肠道的分泌、运动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各种胃肠疾病。人在愤怒和紧张时,胃液分泌量大为增加,过量胃液中的胃酸破坏了胃黏膜屏障,直至黏膜引起损伤性病变。而人在恐惧或忧郁、思考时,能减少胃血流量,从而明显地抑制胃酸分泌,同时引起胃运动减弱。由于胃运动减弱,长期间停留在胃内食糜和胃液的混合液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5.其他问题:神经调节紊乱,无固定位置的疼痛、性功能异常等。精力丧失,表现为无力,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