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平 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主任医师。 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代养生》杂志社副社长,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擅长于针灸和内科杂病诊治,并长期探讨、研究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与应用。出版了《认清体质,吃出健康》、《二十四节气与养生》等著作,由其创作的《自己是最好的医生》DVD光盘由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强力推荐。
徐大平 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主任医师。 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代养生》杂志社副社长,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擅长于针灸和内科杂病诊治,并长期探讨、研究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与应用。出版了《认清体质,吃出健康》、《二十四节气与养生》等著作,由其创作的《自己是最好的医生》DVD光盘由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强力推荐。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有这样的名言: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一招:发宜常梳(干梳头)
肾者,主水,主其华在发,发乃血之余。头为诸阳之会,其发覆之。又曰:千过梳发,发不白。常梳理头发,可促进诸阳升发,百脉调顺,气血不衰,精神充沛,同时,亦可对头部穴位起到按摩、刺激等作用。
每日晨起或临睡时,两手十指自然分开,屈指成龙爪状,以指代梳,自前额发际梳起,经前额、头顶、脑后,由前往后,再由后往前,循环往复,轻重适当,计数36次为宜;同时,可配以点按太阳、上星、百会、四神聪、率谷、神庭、头维、风府、哑门、风池等穴位,此即所谓“栉发”,俗称“干梳头”。
常梳理,可醒脑健脑、明目降压、祛风止痒、健发乌发;并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心悸、脱发及神经衰弱等疾病。
二招:面宜多擦(干浴面)
察色按脉是中医四诊之说。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而面部分布了人体诸多重要器官及穴位,经常按摩可起到通经活络,血脉旺盛,肤华肌强,颜面娇美,预防皱纹的功效。
两手相摩相搓72次,手心发烫为宜。然后自下颌、嘴、鼻、眼睛、额头、两鬓、面颊,动作轻柔和缓,速度均匀,往复循环,至颜面温热为佳;同时双手配合按摩承浆、人中、迎香、印堂、颊车、下关、地仓,以及太阳、睛明诸穴。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36遍;秋冬干燥季节,如能在掌心涂以护肤品,其效更佳。此法俗称之“干洗脸”。
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增强面肤弹性,减少皱纹,延缓衰老,润颜增色;预防感冒,头痛脑胀,面部麻木,牙疼鼻塞等疾病。
三招:目宜常运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诸脉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又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者,肝肾之外候也。故而经常按摩,运转眼睛,不但能使眼睛清澈明亮,而且对五脏六腑气机运转亦大有裨益。
两眼微闭,心平气和,眼球分别沿眼眶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18次,然后再做上下、左右运转各18次。尔后,忽然睁开眼睛,向前平视3分钟,再以双手掌心相对,运用开合之法,使两掌得气,以双手掌心对着双眼烘烤3分钟。如此,再做睁眼运睛法同上。待闭眼睁眼功法做完后,再用双手点按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鱼尾等穴位。
可明目清脑,解除眼部疲劳,改善视力,预防近视,防治各种眼病及头昏目眩等疾病。
四招:耳宜常弹(鸣天鼓)
耳,人体之胚胎。肾,开窍于耳,以善听也。
两手掩耳,食指压于中指背上,稍加施力,借反作用力滑下,以指弹击后脑枕骨部(风池穴附近),可闻咚咚声响,犹如击鼓之声,八段锦中谓之鸣天鼓,如是36次。尔后两手掌心忽开忽合,连续18次。再用双手大拇指与食指按压于耳轮,顺时针逆时针,沿耳轮揉搓各18次。
可清醒头脑,消除耳鸣,保护听力,增强记忆。防治耳痒、耳痛、耳聋、耳肿、耳聘等各种耳疾,并能防治头昏头痛等疾病。
五招:舌宜抵腭
舌舔上腭,俗称“搭鹊桥”。能接通任督二脉,利于真气运行,使小周天正常运转,从而达到祛病强体,延年益寿之目的。
舌尖轻抵上腭,上下左右轻轻地搅动(所谓赤龙搅海),同时舌舔上下齿龈内外左右运转数十遍,令唾液自生。
可润燥生津,滋阴清热,帮助消化,健脾养胃,坚固牙齿,防治咽炎及牙齿疾病。
七招:齿宜数叩
齿者,乃骨之萃,骨为肾所主。故经曰: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又云: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双手交叉置于后脑呈抱头状。凝神静心,摒除杂念,口唇轻合,上下齿相互叩击,先叩大齿,次叩门齿,再错位叩犬齿,每日晨起和临睡时各叩一遍,每遍叩齿36次。扣齿完毕,将口内津液徐徐分三次咽下。
可改善口腔内血液循环,坚固牙齿,使面部肤肌健美润泽,并能起到滋阴补肾,预防牙齿和口腔疾病的发生。
八招:津宜数咽
津乃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又云: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通畅,诸病不生。古代养生家更是惜津如金,称其为金津、玉液、神水等。故有诗云:白玉泉边赤龙搅,养就丹田千年宝。
凝神静气,心无杂念;闭目合口,舌抵上腭;口中生津,赤龙搅之;含津捣漱,叩齿捣之;汩汩下咽,以目视之;意之所到,归于丹田;秘之慎之,慎之秘之。
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保护牙齿,防止口腔及牙齿疾病;能补肾精,益五脏,抗衰老,增食欲,助消化,调脾胃,养肺腑,并可防治咽炎、牙龈炎以及溃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