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雨与酒有颇为深厚的渊源。父亲是文人,喜欢借酒抒发,于是家中从小就一直有酒。在酒文化的熏陶下,飞雨很小就开始喝酒。当然,最初是喝的低度酒。记得还是六岁时,适逢春节,飞雨一个人拿着一只腊鸡腿喝完了一整瓶啤酒。喝得小脸红彤彤的,却没有醉。一时被父亲的朋友们传为佳话。在学校里,性情豪爽的飞雨与校友更是饮事不断。曾经有和校友两人对决而旁边十……
飞雨与酒有颇为深厚的渊源。父亲是文人,喜欢借酒抒发,于是家中从小就一直有酒。在酒文化的熏陶下,飞雨很小就开始喝酒。当然,最初是喝的低度酒。记得还是六岁时,适逢春节,飞雨一个人拿着一只腊鸡腿喝完了一整瓶啤酒。喝得小脸红彤彤的,却没有醉。一时被父亲的朋友们传为佳话。
在学校里,性情豪爽的飞雨与校友更是饮事不断。曾经有和校友两人对决而旁边十来人观看的酒局。当时,就一包花生放桌面上,两人你一碗,我一碗,基本没什么过程就喝完了校友为我们准备的一瓶江津白干。这时,有人拿出了一瓶韩滩液来,问我们不是一个牌子的可以喝不?我们两人都豪气万千地回答:喝!不到一会,这瓶酒也见底了。
朋友们出去到各个寝室到处找,只找到大半瓶沱牌大曲。我们两人依然是毫不犹豫地将它灌了下去。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喝,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这次酒喝得豪爽,不光是我,我的朋友们至今依然有许多人记得。
不过,这样的喝酒其实就是胡灌,追求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在许多年以后,飞雨开始懂得:喝酒,数量实际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氛围、是感觉、是情调,是将个人的生活哲学融化在酒中而得到抒发的一个过程。
在飞雨数不清的饮事中,最值得怀恋的还是N年以前到凉山州××县(sorry,为了当事人mm,飞雨不得不隐藏具体地点)去处理一件交通事故案子时,与当地交警队开怀畅饮的事了 。
在那一次的酒宴中,虽然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县,却完全符合了一场‘高级’酒宴的标准。怎么个高级法,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是环境好。什么是环境好?如果把饮酒的环境生硬地以五星级酒店为标准,那就是错误的。关键是各方面搭配得和谐、自然、有氛围。当时××县交警队大队长指定了喝酒的位置后,竟然是在离那个偏僻的小县城还有十来公里的地方。等我真正到了那个地方后才明了它的好处。一个小三合院坐落于一条飞悬的清澈瀑布下,周围郁郁葱葱,瀑布下的一汪幽水可以十分清晰地看见水底。我去的时候是临近冬天的秋末了,深山中自有摄人的寒气。但水潭下那些密密匝匝的小鱼却给这深秋的大凉山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走入这样的环境,想要喝点酒是非常自然的事。
第二是酒菜好。长期居住在城市里,吃着各个饭店、酒店的所谓美食,有时真有些败胃口。那些充满了商业、采用快速烹调出来的食物,实在让人很难有胃口大开的欲望。
这次就吃得很不一样了。店主与交警大队长十分熟悉,店主说:多少?大队长说:每人先上一斤吧。我当时心里很纳闷:究竟是什么东西?每人一斤。而且好像没有其他菜?……出于礼貌,我没有把疑问表露出来。等到上菜后我才明白,我们要吃的主菜就一个:店后瀑布下面水潭中的鱼。那鱼是细甲鱼,细长流畅的形体,灰白色的颜色,一条也就二三两重。店主背上一个汽车电瓶改装的发电箱,引有导线缠在一个竹竿上,我明白,他是要电鱼。我好奇地到潭边观看,只见店主穿上高腰的水靴走到漫过小腿的水里,一边摇着电瓶,一边将竹竿往水中一搅,霎时,白花花的一片鱼就翻肚浮出了水面。这样的鱼,能不新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