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临睡前翻了几页《聊斋志异》,当做消闲。重读《葛巾》一篇时,觉得蒲写得真好。书生常大用曾到山东曹州,借住在别人家中数月,只为赏牡丹。有日在花园中遇到一天仙般的女郎,两情相悦。女郎名叫葛巾,偷偷随他返乡。本是鸳鸯不羡仙的好日子,常大用过得久了却开始品不出其中的好来,怀疑起葛巾的来历。他再赴曹州,四处打探,终于肯定葛巾是花妖,回到家中,就……
晚上临睡前翻了几页《聊斋志异》,当做消闲。重读《葛巾》一篇时,觉得蒲写得真好。
书生常大用曾到山东曹州,借住在别人家中数月,只为赏牡丹。有日在花园中遇到一天仙般的女郎,两情相悦。女郎名叫葛巾,偷偷随他返乡。本是鸳鸯不羡仙的好日子,常大用过得久了却开始品不出其中的好来,怀疑起葛巾的来历。
他再赴曹州,四处打探,终于肯定葛巾是花妖,回到家中,就开口问询。葛巾骤然变色,说:“三年前,我为你爱花的真诚所感动,把身心全部交给了你。不想你却百般猜疑,我们怎能白头偕老?”随即便象彩云一般飞去了。常大用追悔莫及。
作者评论说:爱得专一忠诚,连鬼神都可以相通。白居易寂寞时,曾把花当做夫人;更何况真能解语的美人呢,何必非要穷究她的来处?可惜常大用不是一个旷达的人啊!
以前也曾读过一篇唐代传奇,讲进士赵颜从一位画工那里得到一方绸布,上面画着一位美貌非常的女子。赵颜呼唤她的名字"真真"整一百天,女子便从画中走下与赵结成夫妻,并生一子。后来赵被一道士忽悠,怀疑女子不是画中仙,而是妖精所变,还拿了符咒回家。真真失望愤怒之下携子入画,任他千呼万唤也不回头了。唉,人这种贱骨头,为什么就不能懂得“珍惜”二字的涵义呢?
西方的童话故事,公主王子结了婚便再没有巫婆来捣乱,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他们的磨难都在婚前。而中国的传说中,才子佳人在婚后总要被和尚道士之类的“正义之师”来破坏来考验,结果佳话也成了遗憾。现实生活里,“猜疑”是爱情的大忌,有时候它是有形的,是外界的挑拨好事者的嫉妒,有时候它是无形的,由心而生,来源于我们的不自信。
爱情是一种信仰。而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坚信看不见的甚至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比如说,前辈们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无数人为它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可谁曾见过它,可能几百万年后都没人能看见。就好像信佛的何曾见过弥勒?信基督的何曾见过耶稣?可是只要你坚信了,你的心就会安定和充实。
当然,信任并不能完全阻止爱情的转移和消亡,可难道猜疑就能吗?非但不能,反而会起到加速度的作用,或者是无中生有把一份本来很美好的感情给破坏掉。对所爱的人,要坚定不移地信任他(她),哪怕是盲信。
人都是感情动物,而且人的心里自有一杆秤,总能明白谁真谁假孰轻孰重。如果自己心地坦荡光明磊落,真诚地关心体谅照顾你的所爱,他(她)又怎么会视而不见?当感觉对方心猿意马时,与其疑神疑鬼象侦探一样紧盯着对方,不如抓紧时间反省自己,一份出了问题的感情,两个人都是有责任的。猜疑也挽回不了一颗离去的心。
所以,不如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信任对方,踏实幸福地度过每一天。如果你尽心尽力了,而对方仍然连一片冰心都要辜负,这份感情仍然要面对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那就认了吧,这是场美丽又残酷的误会,分了也罢。但是,在一起的时候,请千万记住:相爱不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