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亚洲第一型男”《赤壁》的群星汇集程度到了让人担心导演该如何排定演员顺序的程度。然而,有说法认为张震版的“孙权”是吴宇森在电影《赤壁》中最正确的选择。张震,其实是童星。14岁的某一天,站在杨德昌面前,成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眼神茫然、飘忽单薄的“小四”。这是震动影坛里程碑式的作品,近20年光阴过去,它被奉为经典。出生于演艺世家,老……
与角色一起的成长
“其实做演员有技巧,比如如何进出角色,只是不能告诉你们呵呵!”张震笑吟吟地说。话虽如此,他却常常爱上戏里的那个自己。
从14岁开始,张震的成长道路与其说是他自己的,不如说是附着在一个又一个角色身上。现在再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电影招贴海报,还是会被上面那个青涩稚气的少年充满不安的眼神打动。至今,关于他的报道还是会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或《卧虎藏龙》里雄性荷尔蒙澎湃的罗小虎作为介绍的开场白。而事实上演完小四以后,他一度以为自己真的杀了那个叫小明的女孩,开始了漫长的、敏感的、阴郁少年时期。
《卧虎藏龙》中的“罗小虎”为张震带来毁誉参半的反馈。他的普通话和浓重口音遭到众多质疑。于是之后的一年,张震来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专攻台词课程。如今的他已经是王家卫《蓝莓之夜》中给裘德洛配音的不二人选。
《卧虎藏龙》之后,人们开始期待张震从男孩向男人的蜕变,在公众注视的目光中,张震说这个成长的过程很挣扎。“那段时间我在心底里拒绝长大,23到27岁期间,人很矛盾,因为那种的尴尬是所有人都等候看我成熟的样子。”
分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或许是那时侯张震需要面对并不时纠缠的问题。
而在接演《吴清源》后,张震很长时间处于清心寡欲的生活状态中:每天修身养性、看棋谱打坐。吴清源是他接演的第一个依旧健在的名人角色,怎样让角色原型接受、同时又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一度让他很有压力。
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导演田壮壮的超高评价、吴清源夫人的深切肯定、沉甸甸的东京电影节影帝桂冠都是最美的评价。
《吴清源》杀青的时候,张震哭了。他舍不得这个角色。成长,或许永远需要进行,但张震的成长,注定将附着在他的每个角色中。因为这个本可以轻松做“偶像”的明星,偏偏为了演戏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