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份大学生性现状调查出炉平均13.1%大学生已有过性行为禁不住的校园禁果新闻浏览器综合东方早报、新快报报道浙江高校学生已处于性并艾滋病的感染危险之中——该拾大学生性并艾滋病关联知识、危险意识、性行为及态度”研究课题揭示的大学生性现状令人忧心。调查显示,平均13.1%的大学生已经发生过性行为。而在暑假期间,广州许多高校大学生……
浙江首份大学生性现状调查出炉
平均13.1%大学生已有过性行为
禁不住的校园禁果
新闻浏览器
综合东方早报、新快报报道浙江高校学生已处于性病、艾滋病的感染危险之中——该省“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关联知识、危险意识、性行为及态度”研究课题揭示的大学生性现状令人忧心。调查显示,平均13.1%的大学生已经发生过性行为。而在暑假期间,广州许多高校大学生公然在宿舍过起了“同居”生活。“校园禁果”,已经不再是个让大学生有所避讳的话题。
由浙江省疾控中心主持的性调查课题是为在高校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而开展的,共对该省两所综合性大学1~4年级22712名大学生进行了取样调查,历时3年完成。其样本量为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最大。
调查显示,平均13.1%的大学生已经发生过性行为,其中男生17.6%,女生8.6%。他们开始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51岁。就读学院(系)不同,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中体育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的性行为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6.3%和24.9%。
在有过性经历的学生中,27.4%的学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性伴侣,男女平均性伴侣数为1.54个。
跳舞、唱卡拉OK、抽烟、喝酒与学生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行为频率高的人,跟性行为发生也有关系,且年龄相对更小,性伴侣较多。从不以及很少抽烟的学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7±1.70岁,而经常抽烟的学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则为18.94±1.96岁,相比提前1岁左右。同时,很少和家人交流的人性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
另据报道,进入暑期,一些留校的大学生在宿舍里过起了“同居”生活。据了解,暑假广州各高校对于学生宿舍的管理有所放松,一些大学生乘机带男女朋友回宿舍过夜,甚至在宿舍发生性行为。管理人员在清扫宿舍区时,在垃圾中发现了许多避孕套。
新闻话外音
艾滋病危险逼近
东方早报评论说在性观念逐渐开放的同时,大学生的性知识、危险意识却明显不足。浙江省最新调查显示,70%左右有性行为的学生认为自己或性伴侣怀孕、自己通过性行为感染性病、艾滋病“基本不可能”。此外,大学生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高,在有性行为学生当中每次都使用者为15.96%,且随着性伴侣人数的增加而降低。而且使用安全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怀孕,并非预防性病、艾滋病。因此,种种迹象表明造成性病、艾滋病在大学生中间传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大学生已经处于性病、艾滋病感染的危险之中。若不加以关注和积极干预,大学生未婚先孕、流产以及性病、艾滋病可能会成为将来大学校园内的一个严重问题。
责任感缺失表现
北京科技报引述专家评论说性科学研究按照性欲满足程度的分类标准,将人类性行为划分为三类:一是核心性性行为,即两性性行为;二是边缘性性行为,如接吻、拥抱、爱抚等;三是类性行为。婚前性行为属第一种范畴,它是指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发生的性交行为。其特点是双方自愿进行,不存在暴力逼迫;没有法律保证,不存在夫妻之间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容易产生一些纠纷和严重后果。
有些青年错误地认为,九十年代的恋爱方式就是动辄发生性关系。可按我国性道德规范,男女恋爱期间的性行为,最亲密的形式也只能是接吻、依偎、爱抚,只有在婚姻关系得到法律保护的条件下,方能发生性交行为。随心所欲的“新潮”行为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如何界定正当性
中国青年报评论说一直以来,都有人强调说要严管大学生的“不正当性行为”。而大学生的不正当性行为怎么界定呢?
所谓不正当,从词意来理解,是指施加不适当的压力而迫使某人改变想法。作为法律术语的“不正当”,应从两个角度来看,其一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其优越的地位、意志或思想在精神或其他方面向另一方当事人施加非正当的间接压力”,从而迫使对方就范的一种非法行为。其二,对他方造成伤害,比如说破坏法律所保护的婚姻。两个年轻的大学生自愿发生性行为,当事人一方如果没有滥用自己的被信任地位,或者利用对方薄弱的意志、懦弱的体质以及精神上的痛楚而影响另一方进行自主的抉择,不存胁迫、趁人之危的情形,怎么能说是“不正当性行为”?
性爱没改变身份
钱江晚报评论说许多大学生对社会上对大学校园“谈性色变”表示不理解,性爱并未改变学生身份。
谁最关心大学生同居现象?是家长和老师。他们担心的最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男孩+女孩”会不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但是,北京一位著名的专家却说:“18岁到25岁的青年始终没有性体验,那么就可能会有抑郁或狂躁的隐患。”这不啻是对传统教育观的一次反动,对很多人来说有些惊世骇俗。
时代在变,现在新的性教育课本,已经开始从小学直截了当地讲性。就好比给孩子刀子并不意味着他会去杀人一样,大学生已经是有决断和选择能力的成人。这从今天我们对周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生活的粗浅调查也可以发现:校园还是平静的校园,有了性生活的大学生也仍然是大学生。当然,未婚同居沉沦闯祸的极端例子也不是没有,但那不是大学生所特有的问题,那是社会的极端。在新一代青年中,性的罪恶感已经不复存在。
性爱不是教育大敌
南方网引述专家评论说法律与纪律条文是越具体越容易执行,“非法同居”、“玩弄异性”这种外延无限宽广的泛指,注定是无法操作的。凡是男女生同居,当然是非法同居,即使他们只是合租房子,并无性接触;而凡是恋爱分手造成的不愉快,也都可以套上“玩弄”的罪名。它的目的不在于操作性,只是一再表明校长们的共识:年轻学生的性爱是教育大敌;学问与性爱成反比,只要学生一尝禁果,他们就会胡天胡地,无心向学。似乎现在的大学都在教授童子功,只要一破身就内力全失。
在大学校园里的这些年轻人,年龄从18岁到24岁左右,正是所有欲望——从求知欲到性欲都最强烈的时候。其中任何一种欲望的缺失都是不正常的,读书读到性功能丧失,这样的学生可能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本报记者金柱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