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经历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的阶段。当你来到一个企业,不但意味着地理环境的简单变化,更意味着生活状态将发生质的变化。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参加工作很久以后,仍抱以学校生活的心态,未能适应企业生活。这种学生心态持续得越久,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就越不利,使自己难以真正融入企业生活、适应岗位工作,而同时,也对身边同事及上司造成很大……
很多人都会经历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的阶段。当你来到一个企业,不但意味着地理环境的简单变化,更意味着生活状态将发生质的变化。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参加工作很久以后,仍抱以学校生活的心态,未能适应企业生活。这种学生心态持续得越久,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就越不利,使自己难以真正融入企业生活、适应岗位工作,而同时,也对身边同事及上司造成很大的困扰。
一名应届生一旦走入企业,其基本的角色定位就已开始发生转变。在学校是自己付出金钱,接受学校提供的教学服务,这时学生是消费者,学校是服务者,所以学校理所当然要想办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企业,是企业付出金钱,自己为企业付出劳动,这是一个对等的契约关系,双方都承担着对等的权利和责任,而对于尚未掌握很强工作能力的新人,尤其要处在比较弱势的位置。至少从这个层面来说,角色就已经完全置换了过来。
在学校只是以个体为单位学习,其行为大多只需要对自己负责,无论是编制学习计划,还是实施学习行为,都完全可以凭个人兴趣。而在企业,更主要的是以团队合作形式开展工作,个体的行为很容易影响到整个团队,所以每一项行为更多的要考虑到整体利益。有时即使自己表现得极为优秀,也可能因为没顾及到团队整体协调,而难以真正达成目标。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学校生活和企业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作为应届生,不得不对此多做些分析和思考,及时调整心态和一些行为习惯,方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生活。我们可以先通过以下这几个细节的对比,并以此展开更多的联想,使自己对两者的本质区别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在学校如果迟到或旷到,不会影响到老师的授课,老师不会因为一名学生的缺席而无法完成教学,而同学们也不会因此在听课时感到什么不便。而在企业,如果迟到或旷到,不但会影响到上司对工作的安排,也可能给同事的正常工作带来干扰。因此,进入企业后,首先要加强的就是时间观念了,不但不能迟到,甚至最好能提前5分钟到达岗位,为准点开始工作做好准备;如果确实临时遇到特殊原因只能迟到或是旷到,也应该提前通知上司或同事,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工作的调整安排。而在学校,很少有学生意识到“必须”事先通知,一般都是事后补一张假单。
二.在学校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顶多挨老师的批评,或许还有回头补做的机会,对自己而言,不会因此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对老师而言,也不见得少了这份作业就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其他同学更不会有什么关系。而在企业,如果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但会波及到自己今后的工作,还将直接造成部门工作的被动,影响上司和其他同事的业务展开,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财务损失。此时,除了挨批评或处罚,还可能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前途。因此,在企业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不但抱以“必须完成”的强烈信念,而且要关注工作任务的期限,高质量完成。而在此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难以处理的问题妨碍到工作的顺利完成,也当及时和相关人员联络沟通,寻求解决方案。与学校相比,在企业需要更强烈的责任心和执着精神。
三.在学校如果作业和试卷的字迹潦草,一般不会被打回重做,有些老师会耐心地仔细辨认,帮你批改,遇到实在难以辨别的地方,顶多找你确认一下。而在企业,如果提交的报告字迹潦草,或只是格式不合要求,则不可能获得通过,将被直接打回重做,如果总是如此,将直接影响到上司对你的评价,进而影响你的职业前途。如果是对外的文书如此,还将不利于公司形象,甚至因造成的误解而使公司蒙受财务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