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少女如含苞的花蕾般娇嫩,内心敏感而脆弱。她们在品尝成长的快乐时,也经受着各种发育中的困惑煎熬。因此,为让这青春的花蕾,不因无知而背负青春期的恐惧,她们的成长需要家长、学校、医学界及全社会的悉心爱护。去年1月4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在全市率先开设了青春期妇科门诊。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少女门诊”的运转情况怎样?●如何帮助少女消除……
青春期的少女如含苞的花蕾般娇嫩,内心敏感而脆弱。她们在品尝成长的快乐时,也经受着各种发育中的困惑煎熬。因此,为让这青春的花蕾,不因无知而背负青春期的恐惧,她们的成长需要家长、学校、医学界及全社会的悉心爱护。去年1月4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在全市率先开设了青春期妇科门诊。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少女门诊”的运转情况怎样?
●如何帮助少女消除青春期的尴尬?
●如何更好地关注“脆弱群体”的健康?
■新闻分析
尴尬年龄遇尴尬事
“进入青春期后,我对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既好奇又害怕,可是我怎么好意思去问呢?生理卫生课上老师讲的都是些基本知识,妈妈回答得也很含糊,我只有自己找书看。去看妇科吧,那里人来人往,而且大多是孕产妇,感觉怪怪的,同学见了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呢。”这段话摘自深圳女生方某写给深圳市儿童医院“少女门诊”部李丽莎主任的一封信。李主任告诉记者,该门诊开张以来,受到了女生的欢迎,前来就诊的人不断增多,还有许多外省的女生甚至男生也纷纷写信来咨询。据统计,自开办以来门诊量已达2000多人次。
从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女孩子的青春期普遍提前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妇科专家认为,由于深圳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加之市民爱褒汤补身和喜吃海鲜水产等饮食习惯,女孩子青春期提前的情况更趋明显,十一二岁的小女生出现初潮已不是稀奇的事情。
按我国传统的分科方式,14岁以下的应看儿科,14岁以上的应看妇科。但这些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青春期综合症以及心理问题时,却不知道到哪儿去看病。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阶段,本身连妇幼保健都难以涉及,更不要说得到相应的医疗帮助了。“看到这一双双求医若渴的眼睛,感受着她们在看病时躲躲闪闪的尴尬”,作为医务工作者同时也为人母,李丽莎说每当见到这些孩子,内心都会涌起一份怜爱,也感到自己主持少女门诊的强烈责任感。
■小资料
青春期医学(adolescentmedicine)
青春期医学是以青春期的儿童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学以及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科学等学科内容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1977年美国医学会才正式确认青春期医学为一门新的学科,该门学科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
事例之一
少女小亚的苦恼
在儿童医院4楼,记者找到了“少女门诊”部。在大门上有一张用粉红色纸打印的业务项目介绍———“诊治青春期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经前紧张症、乳房早发育、性早熟、各类生殖器疾病(外阴炎)以及青少年性心理、生理咨询”。
推开门,记者正好遇到了前来就诊的18岁少女小亚。独自前来的小亚坐在李大夫对面,多少有些羞涩。在李大夫和蔼可亲的询问下,小亚渐吐“心曲”。“阿姨,我……我怀疑自己发育不健全。我15岁时乳房才开始发育,可现在三年过去了,它仍然像刚发育时一样小。跟我一起长大的同龄女孩个个丰姿挺拔,我常常在她们面前抬不起头,可我又不敢讲,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只有妈妈理解我一些,但也无法化解我的苦恼。偶尔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一些丰乳广告,我便想试试,但给妈妈制止了。妈妈几次叫我上医院看病,我都拒绝了,后来听说你们这里是专门给少女看病的,我才来了。阿姨,你能帮帮我吗?”
听完小亚的叙述,李大夫先从思想上开导她,让她放下思想包袱,并对症开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只要和医生配合,你也能和别的女孩一样青春挺拔,拥有自己的好身材!”医生的鼓励令小亚展开了笑颜。
事例之二
“重病号”的忧虑
“我是一个初三学生,偶然的机会里我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漂亮女生。我几乎忘记自己也是女生,利用种种办法让她开心,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同性恋吧。但我觉得自己很快乐,后来她也接受我了。可没过多久我就厌烦她了,到后来我只要看到漂亮的女生都希望和她做朋友。不用说,学习成绩当然落下去一大截。李医生,我真的很想改,不想再荒废自己的学业,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是不是没有救了?您能不能帮帮我!”信的落款是“重病号”阿静(化名)。接到阿静的来信后,李大夫很快回了一封信给她,信中说:“喜欢同性并不等于同性恋,青春期的女孩对同性的身体充满好奇甚至爱慕属正常现象。但同性交往也要注意把握一个度,避免心理上的过于依赖、身体上的抚摸、亲吻等过于亲密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