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装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他一个品尝挫折的机会,让他自己走出困境?孩子渴望顺利和成功,但他也需要挫折和失败,喜怒哀乐,少了哪一种体验都会造成他心理上的“营养不良”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装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住“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他一个品尝挫折的机会,让他自己走出困境?
孩子渴望顺利和成功,但他也需要挫折和失败,喜怒哀乐,少了哪一种体验都会造成他心理上的“营养不良”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住“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他一个品尝挫折的机会,让他自己走出困境?
5岁的绵绵聪明伶俐,和同龄的小伙伴比,学习和自理能力都显出优势,不怎么让父母和老师操心。但最近绵绵有个不好的苗头--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立刻就把不高兴“写”在脸上,甚至大发脾气。比如下飞行棋,只能赢不能输。她掷骰子的时候时常会耍点小花招:冷不丁地瞄上爸爸妈妈一眼,趁其不注意飞快地摆出一个“6”,以便自己一次走得最远;要是碰巧掷了个“1”,立刻抓起骰子:“这个不算,重来一次!”如此“用心”的结果,是她几乎每次都欢呼自己得了第一;偶尔败北,便大呼小叫着“不行”、生气地一把将棋推倒不玩了,或者脸憋得通红、满脸泪水地缠住爸爸妈妈再玩一遍、两遍、三遍……直到她赢了才心满意足。
如果你6岁的孩子在新年联欢会上表演出错,你希望他会有怎样的表现?是“以后再也不上台表演了,免得当着那么多小朋友的面出丑,”还是“我只不过事先没有排练或偶尔粗心罢了,如果我好好准备,超过别的小朋友绝对没问题!”或许你会觉得孩子持第二种态度是在说大话,但他的坦然和自信绝对比持第一种态度的孩子更为乐观和勇敢,也更容易战胜自己。如果父母能成功地引导孩子认同第二种态度,使其长久地保持“我一定能把困难战胜”的热情和信心,激励他努力再努力,那么父母无疑是给了孩子一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将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
让孩子坦然与挫折携手
失败乃成功之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逆境,都是磨炼孩子毅力和意志的运动场,是成长的催化剂。人们对待逆境所产生的反应能力高低,决定了其逆境商(即AQ,AdversityQuotient)高低;而他们对挫折所采取的不同态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AQ高的人在困境面前能自我激励、知难而进;AQ低的人则容易被小小的挫折吓倒,甘心放弃,最终一事无成。在智商差不多的情况下,逆境商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事业成功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身为父母,可不能错过操练孩子的逆境商这一课。
好处1:
挫折是生活中的别样阳光。如果孩子在受到意想不到的外力冲击时能迅速反弹起来,表明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力量。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让他感受成就的快乐,获得自信和探索的勇气。正是这种勇气和自信使他提升自己的能力,并能以这种积极的心态应对随时出现的问题,遇事不慌。
好处2:
当孩子确认自己已经走入了一条死胡同时,尝试另辟蹊径的结果很可能是柳暗花明。因为,屡战屡败之后,他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好处3:
经过逆境的打磨,孩子慢慢学会逆事顺办,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形成坚持和执著的品性,为人生中的种种困境罩上希望的光环。{page}
避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身为父母,你的某些做法是否无意中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并助长了孩子的“输不起”?
行为偏差1:自己先经受不住失败
孩子的表现:5岁的溪溪因为紧张,在才艺宝宝大赛上表演小提琴时3次“卡壳”,没拉完《C大调小奏鸣曲》就哭着跑下台,声称以后再也不表演了。
父母的态度:溪溪爸妈又急又气:“在家里不是拉得好好的吗?怎么一上台就全忘了?你真够笨的,这么多天都白练了!还有脸哭?!”>>>>健全人格始自父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