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所高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面对大家都想留在本市的状况,采用抽签方式选择实习地——“抓阄”选地儿凸显大学生实习难大学生实习,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专业性的教学实践。然而,现在大学生实习却演化成了就业的一个“砝码”,在大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难题。“抓阄”,无奈之举济南某高校的小邵已经大……
济南一所高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面对大家都想留在本市的状况,采用抽签方式选择实习地——
“抓阄”选地儿凸显大学生实习难
大学生实习,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专业性的教学实践。然而,现在大学生实习却演化成了就业的一个“砝码”,在大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难题。
“抓阄”,无奈之举
济南某高校的小邵已经大三了,春节后面临实习。小邵说,学校为班上60名同学联系了21家实习单位,这些单位实力有强有弱,有的远在外地。由于同学们都想到实力强、离学校近或者离家近的地方实习,班干部在老师的默许下,4个班的男生只好通过抽签的方式解决。
“我觉得这种形式挺好。”小邵告诉记者,通过抽签,无论是班干部、学生党员,还是普通同学,在选择实习单位时都有公平的机会。小邵说,现在就业这么难,要是跑得远,一是生活不方便,二是信息相对闭塞,谁也不愿意去。“到好的单位,要是表现好,说不定就能留下”。
对口实习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也被很多学生看成是就业的一个过渡阶段,大学生对实习越来越关注。辅导员宋老师说,现在联系实习单位特别难,他负责的4个班有200多名学生,由于济南市的实习单位有限,其中必须有60名学生到外地。宋老师说,以前实习分配时,都是老师按照男女性别、学生的个人表现等由院系“硬性分配”。
“实习目的从过去的专业实践转而直接指向就业,从而导致了对实习单位的竞争。默许抽签的方式,这个办法确是很无奈”。
僧多粥少,实习成难题
对“抓阄”方式,学校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这种体现相对公平和民主的做法有可取之处,但这种抽签的方式肯定是不科学的。他还苦笑着告诉记者,“抓阄”确定实习地,这已经很不错了,起码有单位接纳学生实习,而真正让学校和学生头疼的是“烧香找不到庙门”。
“现在学生太多了。”济南某高校新闻系的小黄说,1998年他们学校招收新闻专业学生才45个,现在一年招收160多人,是原来的三四倍,而且很多院校也纷纷招收新闻专业的学生。小黄说,一到实习,数得着的几家报社和电视台,大家都争着想去,实习单位根本容纳不了。
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管理、会计、法学等长线或热门专业。另外,女生实习比男生更难。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实习实践教学,目前已成为不少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棘手难题。
小黄说,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自己找实习单位,主要是靠老师、家长帮忙,但要找到一个对口专业实在是不容易,很多同学甚至到商场打工,干些体力活,也算实习了。
“的确存在僧多粥少的问题。”某高校一位负责人说,在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形下,大学生对对口专业实习越来越重视,甚至将实习作为找工作的重要跳板,然而社会上对口实习岗位相对有限。他说,另外实习时间各高校相对集中、实习效果如何体现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实习单位,顾虑颇多
“企业追求的是效益。”一名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坦率地告诉记者,企业大多不愿意分出精力为实习生安排指导老师。他说,多数企业对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一定考虑,一般不愿意接收实习生。
“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存在差距,我们不是故意让实习生干杂活,实在是不放心。”一家电力设计单位的负责人说,一些机器设备动辄几十万元,一旦在实习生手中出现故障,如何追回损失、追究责任?
“对于实习生,用人单位又不能像对正式员工一样进行严格要求,一些实习生纪律散漫,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仅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效益,还经常给单位添麻烦。”“有的实习生不太懂事,对工作漫不经心,却利用便利条件上网聊天、打游戏等,有的甚至用单位的电话‘煲粥’。”说起实习生,很多单位顾虑重重。
“在校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双方关系不适用劳动法。”山东胜远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大力告诉记者,实习期间产生的劳务和工伤纠纷只能按照一般的民事纠纷处理。他说,“这是法律上的空白,表明大学生实习制度还有待于健全。”张大力说,特别是在目前实习难的情况下,一些学生自己通过关系找实习单位,双方连基本的协议都没有,这更需要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