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只做了4件事我是1999年从重庆一个县城考入重庆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重庆教育学院是一所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牌子不硬,而我又是专科生,心里那些酸楚是没有几个人能理解。对于未来,我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努力学校课堂的知识,三年后,回到那生我养我的乡镇然后做一辈子的老师;二是另寻出路,留在城市。&……
我记得当时的编辑都是编两个版的内容,我除了也要编两个版面的内容,还主动接了两个北京编辑在重庆的出版工作。实际上,我一周就要做4个版面。
如果只是勤奋,你就只能在一个岗位上做到永远。如何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突现自己,这是每一个新入职的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同样考验中当年的我。
我在《21世纪人才报》干了1年的时候,我要求自己必须在这么多优秀的人才中脱颖而出。采用什么方法呢?
说句很自私的话,都说编稿子的人是为记者做嫁衣,除了编稿子,为什么不在写稿子上下功夫呢?事实上,我有写稿子的能力。
所以,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我开始努力写稿子。
那几年,我先后发表了《万州第一贪狱中攻读MBA争议》、《百万富妹陷入征婚困局》等稿子,这些文章既引起了社会的反响,同时自己也获得了领导的认可。
开阔视野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
2004年2月,我去了北京。这是在我再三要求下,报社才同意我到北京运营中心的。我和另外三位同事,在北京做一个新的周刊《雇主周刊》。
在重庆干得那么顺利,为什么非要去北京呢?答案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