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一个平常的星期三。清晨,复旦大学附近一处租借的房子里,闹铃响过,24岁的李爽(化名)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洗脸、刷牙……一系列程序化的动作后,她又开始发愁了:今天是去学校的图书馆,还是去自习室呢?其实,李爽已经从大学毕业2年了,走出校门后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直住在学校附近,平时就利用学校的资源生活,同时在学……
【调查】
从择业不成到转移目标,考研成了大多数“校漂族”继续依附学校的一个理由。记者了解到,有60%的“校漂族”正在准备考研。“校漂族”的生活便是住所、自习室、食堂三点一线,不但要忍受重复的枯燥,还要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校漂族”平时没有人倾诉交流,最大的快乐就是能找到几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漂友,一起吃顿饭轻松一下。
师弟师妹请理解
2006年11月23日星期四
最近发生了好多不如意的事情,心情焦躁。以前看到师兄师姐当了“校漂一族”感到很奇怪,没想到现在自己也在这不停地“漂”着。
本以为在学校“充电”师弟师妹能帮忙,可是一切不都尽如人意。
下午到刑法老师的教室里听课,异常地爆满,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靠后的位置。
几个迟到的同学已经没有了空位置,他们看着教室里“陌生”的我,我试图将视线离开他们,只顾自己好好听课,但是他们仍然在不停地对我指指点点。没办法,只好潸然离开了教室,忍气吞声又回到了图书馆。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屋,回想起白天受的委屈,禁不住想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