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所在的四川省盐亭县是西部一个贫困县,而不久前我在校内完成一项有关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不禁让我大吃一惊。从学生使用手机的比例来看,拥有手机的学生人数占到了在校学生的32.4%,有的班甚至达到了50%,这说明中学生使用手机已相当普遍。这一方面显示了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给没有手机的同学造成了……
从手机得来的方式看,生日礼物占到了43.6%,父母为了联系孩子方便而给孩子买手机占35.3%,亲戚馈赠等其他方式得到手机占21.1%。
当前,许多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父母为了弥补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的亲情欠缺,总是竭力满足孩子的愿望。在孩子生日到来之际,往往送手机作为礼物,来表达对孩子的一片爱心。
其实,各学校各班都有严格的手机使用监管措施,父母也只能在下课或休息时间能与孩子取得联系。况且许多学校内均设有话吧,话吧业主往往负责“喊”学生接电话,专门的通知单上有接电话的时间,甚是方便。
从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来看,选择“便于与父母亲等亲人联系”为主要原因。其次是“便于与同学联系”,最后是“便于与老师联系”。
我曾多次当学校值周老师,同时也当班主任,对学生使用手机颇伤脑筋。也曾在课堂上、午睡和晚睡时多次没收了学生的手机。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上的游戏,有的用耳塞听音乐,有的在编短消息,爱好体育的在看订制的体育新闻……
从学生使用手机的话费来看,主要是父母代交或学生从生活费中去拆东墙补西墙。学生每月平均消费话费约为27.6元,只占到了生活费的一小部分,还不足以对学生安排生活造成困难。但也不容忽视,个别学生话费达到了50元以上。
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关于手机使用的讨论中,学生对手机的利弊均能作一定的分析。只是,他们还是学生,如何引导中学生更健康地使用手机,还需要老师、父母及社会的提醒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