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校团委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孙杰这两天很忙,自从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14日开园以来,各路人马纷至沓来,有学生、有家长、媒体记者,更有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远道而来的考察团;有人来参观学习,有人来考察“投资环境”,有人来看热闹。此外,还不时有已经入驻创业园的学生老板跑来催问:“孙老师,网络什么时候能装好啊,没网络我们生意没法做。”他跟一个个学……
开店做生意可抵公选课学分
受温州浓郁的经商氛围的薰陶,温州大学学子也普遍具有创业意识。
温州大学校团委书记蔡联群告诉记者,该校现有各类学生创业团队和创业工作室59个,工商注册的有四五家。自2003年以来,先后有500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创业实践活动,累计创业收入达200余万元。
温州大学学生浓重的创业气氛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2002年,学校借鉴温州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建立创业工作室形式以搭建学生创业平台。创业工作室渐成气候之后,学校建了一个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的创业园,供这些学生企业安家落户。入园学生创业团队只需支付很低的租金(水电费、物业管理等成本费),就可以在园内开店做生意。
创业园能容纳40多个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根据学生创业内容,主要分为IT信息服务、艺术设计和综合服务三大部分。首批12个学院的36个创业团队和创业工作室已入驻创业园。
“这种"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校创业园"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践平台,使学生创业实践具有低成本、低风险、高成功的先发优势。”蔡联群说,为了更好的鼓励学生进驻创业,学校还规定,学生在创业园内开店做生意,获得的创业学分可抵公选课学分。
对于大学生创业园的开园,温州大学校长陈福生的评价是:“长期以来,各创业工作室一直分散在各学院,没有形成规模。这次创业园入驻大学生活动中心,标志着我校大学生创业有了正规的活动场地和基本设施,同时也预示着温州大学学生创业活动将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争议
创业学生学业是否受影响
温州大学花大力气鼓励学生创业,相关部门的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近日在北京召开的“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年会暨青年创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温州大学因鼓励学生创业受到表彰。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鼓励在校生创业的做法也引来了一些不同意见。
不少学生家长认为,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不是赚钱,大学生在校期间搞创业必然会占用学习时间。而学校以开店抵学分的做法鼓励学生开公司,等于鼓励学生为赚钱放弃或荒废学业,会对学生起误导作用。学生老板是不是可以在公选课时间名正言顺地逃课去打理生意?不参加公选课考试也能拿到学分,对其他学生是否公平?